【24樓影院】《功夫3D》:周郎已去,大師歸來

只有當真正讀懂了周星馳,我們才可尋跡所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只有真正讀懂了3D《功夫》,才可探賾何為周郎已去,大師歸來。

《功夫》 (豆瓣/圖)

1998年,標榜愛情+災難的史詩巨制《泰安尼克號》仰仗政策導引和商業謀略,不失機緣地創造了3.6億人民幣的國內票房神話(占當年總票房25%)。十幾年后,當卡梅隆投巧地把這一國人心中的永恒經典轉制為3D版本上映時,習慣了“才子佳人有緣無份”的中國觀眾仍然按捺不住重溫經典的回光,歡暢淋漓地掏出了10億人民幣的紅包以奉“卡神”。

與之相對應,2004年,周星馳導演的《功夫》憑借大陸賀歲檔的振蕩重生以及鐵桿星粉兒的慷慨解囊,以1.7億人民幣的市場表現急速拉升了當年國產電影的平均成績。而在十幾年之后的今天,號稱中國首部裸眼3D的《功夫》再次映入觀眾眼簾,雖然目前預判其能否再續票房神話為時尚早,但從影院的人頭攢動和朋友圈的催淚推送來看,周郎還是傲視群雄,星爺依舊“喜劇之王”。

就《功夫》本身來講,它在表面上似乎脫離了周星馳電影的原有敘事軌道與影像達成機制。在以往,不管是周星馳主演還是導演的作品中,鮮明的個人印痕無處不在,尤以所謂的“無厘頭”的癲狂搞怪最為突出。但是在《功夫》中,這種慣用的手法似已消失匿跡:“阿星”的人物設定讓位于頗具正劇特征的沉穩風格,內斂之中的張狂反而讓人耳目一新,“無厘頭”的言語機制業已轉變成卓別林式的肢體動作,而根源則在于對許冠文兄弟喜劇的模仿。

從另一個層面上講,這部電影也僅僅是角色“阿星”不再“無厘頭”而已,其他角色卻時時處于“無厘頭”的勢能之中。斧頭幫琛哥的乖張暴戾、師爺的投機取巧、包租婆的飛揚跋扈寓于影像的傳移模寫之中,都是這一風格的潛隱與重構,只是替代“金牌綠葉”吳孟達的“跟班”林子聰稍嫌稚。而那些堪稱經典的臺詞“警惡懲奸維護世界和平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好嗎?”、“你們這么多事兒干嘛?下雨了,趕快回家收衣服!”、“你有沒有公德心呢!街坊們不用睡覺了?人家明天還要上班呢,滾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