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動物符號和它們背后的女人
珠寶和佩戴者之間,不僅是裝飾與被裝飾著,同樣也是詮釋與被詮釋著。
珠寶和佩戴者之間,不僅是裝飾與被裝飾著,同樣也是詮釋與被詮釋著。
去年值130周年慶賀之際,為向品牌最具代表的“靈蛇”致敬,寶格麗創作了一款名為極致魅惑(Ultimate Temptation)的項鏈,寓意永恒延續。
獅子座的女人
坐落在康朋街31號的香奈兒總部絡繹不絕地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時尚朝圣者。在鏡梯上站一會,你會有一種特別的體驗。所有鏡面從不同角度反射,反射身體的各個截面,無數臉和四肢疊加的裂片。你必須這樣看著自己,矯正所有不優雅的動作,因為它們無處可藏。三樓那道沒有任何標志的雙扇鏡門通往香奈兒的私人寓所。
如果說鏡梯是香奈兒沙龍的脊梁,女士的客廳則是這里的心臟。高窗正朝著康朋街,多虧這些高窗,客廳沒有與世隔絕。入口處被中國屏風遮掩著,香奈兒討厭看到門,她說門讓她想起已經離去的人。占據了兩面墻的書柜里擺滿了精裝的書籍:普魯塔克,歐里庇得斯,荷馬的珍本。在一面藏書柜前面,是她的書桌。乳白色的信紙和信封仍然保留在小隔間里,鍍金鏡框中有一幅獅子畫像,代表著她的星座——獅子座。8月19日是她的生日,香奈兒不愿提及她的生年,她會隨心情變化或更改它,“我的年齡取決于我的日子和身邊的人”,1959年,76歲的香奈兒對一位年輕的美國記者說,“再過5分鐘我就一千歲了,因為您讓我非常無聊。”大理石壁爐的兩旁都擺著干麥穗,兩束鍍金的木雕麥穗裝飾著爐臺,象征著運氣與豐盛。一頭金色的獅子把爪子伸向一個希臘面具——女人的面孔,有著和香奈兒一樣深邃的眼睛。
獅子這個元素在香奈兒的寓所中無處不見,她更把獅頭圖案融入設計中,裝飾套裝紐扣或是手袋的扣環。從1920年第一次威尼斯旅行中標志性的獅子雕塑中,她找到了這個與她的生命相關的象征符號。香奈兒的情史中,卡柏男孩(Boy Capel)是其一生摯愛,是卡柏將她引進了文學的大門。寓所里并沒有保留太多有關這段感情的痕跡,除了在一部大仲馬的小說里發現了他的藏書章。1919年圣誕節前數天,卡柏驟然離世,香奈兒來到威尼斯散心。這個奇妙城市改變了一切。
米西亞與荷西?馬利亞?塞特(Misia and José-Maria Sert)夫婦每年總會來到這座總督之城(City of the Doges)朝圣,過去數星期一直不斷游說她同行。起初,香奈兒對這個歷史名城大運河背后的破落殘舊不以為然,漸漸地她在寧謐的教堂里找到了安慰,特別是薩魯特大教堂(La Salute),讓她逐漸淡忘了哀傷。開放的心境讓她發現了這座城市的魅力。跟隨塞特,香奈兒參觀了博物館、宮殿,閑逛了橫街小巷,走遍拜占庭帝國的遺跡。“他熟悉一切,如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安托內羅?達?梅西納(Antonello da Messina)的云游路線、圣徒行傳、天才藝術家丟勒(Durer)十四歲時的雕刻作品……畫家阿尼巴?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所用的清漆……”香奈兒回憶道。威尼斯隨處可見獅子的標記:宮殿的大門以及三角形門楣、馬賽克鑲嵌畫及石雕……立于花崗石柱上的圣馬可飛獅正是威尼斯的守護者,昂然挺立俯視全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當時這座城市正從歐戰的破壞中復蘇,一切顯得生氣勃發。當地人和早期造訪的游客均流連于麗都(Lido)海灘,享受閑適的生活和海濱活動,或在運河畔的華麗酒店露臺享用下午茶;再不然,到佛羅瑞安咖啡館(Café Florian)的拱形門廊下一杯在手,談天說地,忘掉晨昏。當時香奈兒看到一個有趣的場面不禁失笑,傳記作家保羅?莫杭(Paul Morand)將這段記錄了下來:“那天我在麗都海灘看到一位衣著體面的美國女士坐在遮陽傘下,其他準備暢泳的年輕美國女子紛紛脫下珠寶交給她,結果她就像我們在奧弗涅(Auvergne)看到的圣女像般,身上飾滿迷人的寶石,令圣馬可所有珍寶都相形失色。”
2012年的香奈兒高級珠寶作品首見獅子造型,畢竟,它是香奈兒女士經典創作語匯的一部分。每一件以獅子為靈感的珠寶都蘊藏著嘉柏麗爾?香奈兒的故事。向香奈兒女士致敬的“Sous le Signe du Lion”珠寶系列,以58件作品展示了這一切。 “Lion Céleste”白K金鑲鉆胸針正是以香奈兒女士寓所內的威尼斯獅子雕像為藍本,雄獅之爪踏在地球之上。另一款“Constellation du Lion”胸針和耳環以黃K金鑲嵌黃鉆和白鉆、黃色藍寶石及發晶,結合了雄獅和彗星這兩個香奈兒鐘愛的標志。“Lion San Marco”戒指則向圣馬可大教堂的獅子致敬,紀念香奈兒女士和威尼斯的初遇。這枚黃K金和鉑金材質的戒指在頂端鑲嵌了青金石鏤刻的獅子和黃鉆鑲嵌而成的星星,星星中央為閃耀的白鉆。她曾說過:“奢侈是那些不被看見的東西”,“奢侈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類似“看不見的奢侈”的態度也被她用在珠寶上:“重要的不是克拉,而是一種幻想”。還有一句更加詩意的話:“應該以純真無邪的眼光來看待珠寶,如同坐在疾馳的車里,欣然見到路旁一株盛開的蘋果樹。”
以鉑金鑲嵌白K金和鉆石的“Lion Royal”彰顯了獅子的威嚴,全鉆石鑲嵌的項鏈可隨意變化為長或短的款式,獅頭部分更可獨立分開成為胸針,另搭配一對吊墜耳環。這充分體現了香奈兒本人對珠寶的期待,“我希望我的珠寶輕盈貼合,猶如纏繞在女子纖指上的柔軟緞帶,而且易于拆分,滿足不同場合的佩戴需要。過去珠寶設計先要有畫稿,而我的設計先有創意。”
獅子是萬獸之王,也是威尼斯的守護神,它在香奈兒女士的創作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Sous le Signe du Lion”臻品珠寶系列中極富巴洛克風格的“Lion Solaire” 長項鏈艷麗迷人,既有鉆石的火光,亦兼具黃色藍寶石、黃水晶、綠柱石、黃玉和石榴石的熱情璀璨。
蛇仙艷后
1962年電影《埃及艷后》拍攝場地拍下的一張照片,銘記了伊麗莎白?泰勒(Elisabeth Taylor)的美同時也捕捉了一件經典的物件,黃金制作的蛇形腕表,頭和尾點綴著鉆石?!栋<捌G后》的拍攝讓泰勒愛上了理查德?波頓,當時這被看做極大的丑聞。梵蒂岡教廷都公開發表聲明的愛情故事發生地點主要是羅馬電影城和寶格麗首飾店。“在羅馬拍攝《埃及艷后》的好處之一是去寶格麗可愛的商店,我下午常常去找詹尼?寶格麗,我們互相講述了很多故事。”泰勒曾說。
在泰勒傳奇的八段婚姻中,理查德?波頓扮演了兩次丈夫的角色。2002年9月29日的《紐約時報》上,她深情地回憶起與理查德?波頓一起買珠寶時的情景:“我是那樣地亢奮,以至于我撲到了他的身上,實際上我是在寶格麗商店里和他做愛的。”
波頓近乎瘋狂地為泰勒網羅珠寶,2011年9月,紐約佳士得宣布開始在世界各地巡展總共269件伊麗莎白?泰勒的珍藏首飾,12月中旬進行公開拍賣,其中最昂貴的藏品幾乎都是波頓贈送的禮物。比如1968年波頓用30萬美元在拍賣會上購得的33.19克拉克虜伯鉆石,被佳士得命名為“伊莉莎白?泰勒之鉆”,以及泰勒40歲的生日禮物“泰姬陵之鉆”。1969年,波頓以106.9萬美元買下了69.42克拉梨形“泰勒-波頓鉆石”,后來為了在非洲籌建慈善醫院被泰勒賣掉了,如今陳列在卡地亞的紐約店面里。
卡地亞白18K金項鏈,飾以水晶、縞瑪瑙、鉆石。象形圖案、幾何造型,活潑、柔美、野性、性感、兇猛、動感,卡地亞獵豹百變多姿。
正是《埃及艷后》這一部電影,讓伊麗莎白?泰勒多了很多標簽,波頓夫人,寶格麗收藏者和真正的“蛇仙”美人。蛇形紋飾是智慧、生命與永恒的象征,它在古文明中反復出現。埃及艷后克里奧帕特拉堪稱是與蛇圖騰聯系極為密切。因為與凱撒大帝和馬克?安東尼的戀情,她的命運與古羅馬帝國緊緊交織。公元前46年,埃及艷后第一次來到羅馬帝國,纏繞在手臂上的蛇形黃金手鐲彰顯著她的神秘與性感。這也是寶格麗Serpenti腕表的設計原型,當年為泰勒量身定做的Serpenti腕表,蛇眼睛由祖母綠鑲嵌,以梭式切爾鉆石做的濃密鬃形鱗片使頭部更加立體。
蛇形手鐲腕表的起源與“煤氣管”(Tubogas)系列技術的使用是密切相關。這種完全由手工制作的蛇形手鐲腕表,表身由許多單獨的構件組成,它們成為蛇的鱗片。首先從一塊金薄板開始,用金子做的銷子把它們一塊一塊地固定起來,再焊或用螺絲擰在琺瑯類型的表身上;表身里有白金做的彈簧,能使它產生像蛇身一樣的極度的柔韌性。除了形態的模仿,新的珠寶設計更加注重珠寶與佩戴者間的互動,寶格麗極致魅惑(Ultimate Temptation)項鏈似乎道出了女性和蛇的微妙聯系:以寶石點綴的Serpenti項鏈纏繞女性頸間,尾部垂掛的鉆石仿佛影射著隱藏在身體內等待探究的性感。超過60克拉的異形鉆石被隨機雕刻成獨特的圖案,70顆鉆石沿著蛇形造型的尾部依次排列。
獵豹女士
獵豹是另一個經典的動物符號,作為卡地亞的標志,獵豹和卡地亞的淵源也因一位女性開始,她就是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1887年,杜桑出生在布魯塞爾一個蕾絲商人家庭。18歲離家前往巴黎,正好趕上“美好年代”的末期。古董經銷商沙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處的經歷幫她積累了關于裝飾藝術的深厚知識,與巴黎上流社會的交往磨礪了她的眼光:肖像畫家喬瓦尼?波蒂尼(Giovanni Boldini)和保羅?塞薩爾?艾莉(Paul Helleu),漫畫家塞姆(Sem),設計師保羅?艾里布(Paul Iribe)和克里斯蒂安?貝拉爾(Christian Bérard)都和杜桑有過交道。就這樣,她很快以略帶奢華的古典氣質聞名于巴黎名流圈。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杜桑結識了卡地亞第三代創始人路易?卡地亞。當時,路易還不到40歲,但已開始主持和平街13號。路易發現上流社會的名媛對杜桑設計的手袋趨之若鶩,遂邀請她進入卡地亞,并將珠寶帶入了她設計的范疇。杜桑的品位,對均衡與比例的天生直覺,逐步贏得了路易絕對的信任。盡管不會手繪草圖,但她卻不乏想象力和好奇心?;蛟S,這個局限正是她的優勢所在:不被畫紙束縛的她創造出了大膽現代的作品,改寫了卡地亞的風格。彩色寶石、動物、龍、喀邁拉,源自印度和東方文化的花葉圖案。她的設計吸引了王公貴族以及富有的女繼承人。
“剛毅獨立”,“堅韌篤定”是杜桑給人的印象,她喜歡穿豹紋的外衣,就連巴黎寓所的地板上也裝飾著奢華的獵豹皮地毯,朋友們稱她為“獵豹女士”。這種優雅的貓科動物在她的創作世界里無處不在,粉盒、鑲鉆獵豹化妝盒和煙盒等等。她那些帶著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影響的具象珠寶就正是從獵豹的身姿、皮毛和目光中得到了靈感。
女演員克麗斯汀?斯科特?托馬斯曾佩戴這款蕭邦龍型耳環亮相2012年威尼斯電影節。
歷史有趣的地方在于任何人和事都不會獨立存在,杜桑與當時法國時尚界與裝飾藝術界的頂尖人物都有過交集——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伊爾莎?斯奇培爾莉(Elsa Schiaparelli)、克里斯托伯?巴倫夏卡(Cristobal Balenciaga)。作家保羅?克勞德(Paul Claudel)之子皮埃爾?克勞德(Pierre Claudel)對杜桑的評價是“將珠寶帶入現代社會,從不因純粹的經濟利益而犧牲品位”的女人。事實上,1948年以前獵豹主題還只是偶爾出現。這一年,溫莎公爵夫人購買了一枚披掛金色和黑色斑點、盤踞在一顆90克拉凸圓形祖母綠上的獵豹胸針。這枚胸針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女士們立即迷上了這種生物,從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新近才獲得的獨立精神,并紛紛試圖通過這種新穎獨創、具有個性的珠寶來尋求自我表達。這也為獵豹珠寶或者說動物珠寶提供了發展的歷史訴求,一種全新的意識覺醒。正如電影《傾城之戀》中,無論是現代版的沃利還是數十年前的沃利斯(溫莎公爵夫人,Bessie Wallis Warfield),人們往往忽視了女人在愛情中的努力和付出,而這種努力和付出又何止僅限于愛情。
1952年,溫莎公爵夫人新訂制了一件以縞瑪瑙和鉆石鑲嵌的獵豹珠寶。這次,卡地亞將設計推向新的領域,獵豹被設計成一只活動的手鏈:閑置時平躺在珠寶盒內,佩戴時柔軟活靈活現地跳躍于公爵夫人的手腕上。從此,靈活自如的獵豹成為高識別度的卡地亞象征之一。以祖母綠裝飾豹眼,以縞瑪瑙點綴豹鼻、以鉆石鋪鑲出斑斕豹紋,卡地亞不斷注入創意和豐富材質,賦予獵豹更多東西。
動物形象的女性化
事實上,動物形象的珠寶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不同的動物被賦予不同的解讀。起初,很多動物被視為不適合女士佩戴,而花卉則不同,它們的形象非常女性化,無論是名媛還是藝術家都傾向佩戴花卉圖案。從十九世紀末期的新藝術運動后,這種趨勢慢慢產生了變化。
NURI鸚鵡成為寶詩龍的忠誠信差,鑲嵌彩色寶石的款式洋溢著俏皮雀躍的青春活力。
就如新藝術運動時期,威廉?莫里斯試圖表達的那樣,“美”不僅在于大理石和畫框之內,而是一種本質上的生存方式。對于這一點,艾弗?埃文斯在《英國文學簡史》中的一個論斷是恰如其分的:羅塞蒂愿意在一個丑惡的世界去制造美麗的東西;而莫里斯則愿意去重新改造世界,從而使人制造出來的一切都是美麗的。而象征主義從文學到藝術的轉換,讓“給理想穿上感性形式的外衣”這一概念普及開來,這兩種藝術的結合支持了一種更為奔放、無所顧忌的藝術形式和創作態度。
動物形象在女性的珠寶設計中一躍而上。寶詩龍工匠就以采用脫模法打造出栩栩如生的蝴蝶和蜻蜓薄翼而聞名業界,如今寶詩龍動物家族還有CYPRIS天鵝、PEGASE天馬、BAGHA老虎、HERA孔雀等經典設計。人們開始有意識地選擇動物形象來反映不同情緒、心態和風格。蕭邦藝術總監卡羅琳?舍費爾是狂熱的藝術愛好者,她和晴美?克洛索夫斯基?德?羅拉為獅子和龍兩種神獸注入“護身符”珠寶的概念。二人的靈感很大一部分取自大自然和動物世界。在她們的設計中,想要突出的不僅是女性的柔美韻致還有內在的力量。
開放的審美允許女士們有意識地選擇動物形象來反映不同情緒,心態和風格。跳出以上種種,如果必須要給出一個選擇的原因,就像香奈兒所說的“沒有象征符號,就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