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中國網絡輿情“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敵人”

不同的網絡載體,后面站著不同的社群。微信公號偏精英,最有草根性的是新聞跟帖。微博和博客還是大V占據主導,BBS有一定的平民性;QQ空間的草根性更強。如果你誤打誤撞跑到四月網和烏有之鄉去鼓吹市場化改革,肯定要被罵成美分黨、帶路黨;如果你跑到屬自由知識分子活躍的地方去懷念計劃經濟和“文革”,恐怕要被譏諷為腦殘。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實習生 周鑫 馮浩鵬

人民網輿情監控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網絡輿論對政府的認同度最低,其中湖北鄧玉嬌案的認同度為1.4、云南“躲貓貓事件”為2.0。2014年內蒙呼格吉勒圖案再審,網民的政府認同度達到了3.33。圖為呼格吉勒圖的媽媽手捧兒子的照片。 (CFP/圖)

文化管理是一盤大棋。對傳統媒體把門縫開大一點,適度搞活傳統媒體,有利于對沖互聯網自媒體的輿論壓力。把傳統媒體全部封死了,反而只會讓社會邊緣的聲音甚囂塵上。——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

“我們的立場是坐北朝南——屁股坐在政府這邊來解讀民意。”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手下有近一百名輿情分析師,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同特征是“對互聯網如數家珍”“熟悉體制內語言”“會做數據分析”,“很少出身名校”。有關體制的問題,“80%的大學生、研究生都答不出來”,這讓祝華新傾向于用“偏才”、“怪才”。

招人的時候,祝華新會問:PX事件在哪些地方導致了什么樣的后果?政府是如何處置的?當初是由哪些網絡社區引爆抗議事件?哪些部門分管中國經濟?哪些部門管文化?它們之間怎么分工?應聘者需要對這些問題“一一道來”,“用百度不算”。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和北京人民在線網絡有限公司,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后者大約有一兩百個常年服務客戶,包括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央企、民企、NGO。“人民在線”為這些客戶提供一對一的服務:輿情監測、分析、突發事件處置建議。

從2007年起,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每年撰寫一份年度網絡輿情報告。“我們的輿情分析主要靠數據圖表,我們不是雜文家,也不是時評家。我們還原社會真實的意見構成。”祝華新說。

《2014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年度“社會藍皮書”的子報告之一刊印之時,南方周末記者請祝華新談他作為一個“面南者”看到的2014年中國網情。

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再審,網民的政府認同度是3.33

南方周末: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中提到“2014年網絡輿論熱度下降,網民對體制的向心力有顯著提升”,這兩個判斷的依據分別是什么?

祝華新:2011年7·23甬溫線動車事故發生后幾天內,微博發帖5億條。2014年馬航MH370失聯事件一周內微博帖文約2500萬條。

2013年下半年起,微博活躍度下降,活躍用戶流失嚴重。很大原因是新媒體用戶喜新厭舊,選擇了微信。微信復原了社交媒體的本性,突出了日常生活和社交,對聚焦、放大時政議題的微博是一種矯正。另一個原因,政府加大了微博的治理力度,人們覺得在微博發言不夠痛快。2013年,我們抽取100位活躍“意見領袖”的微博,發現以2013年提出互聯網“七條底線”為拐點,大V們累計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