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法官要有技術含量
你覺得內地法官在工作中最擔心什么?領導批示和干預?人大的個案監督?媒體曝光?案件數量繁重?名目雜多的考核指標?待遇低下與晉升緩慢?錯了,法官們最怕的是當事人投訴。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楊昊
在現行體制下,法官不僅僅是法官,還是公務員。因此,有權監督法官的部門繁多。只是,司法活動自有其專業性,監督法官的人也該以專業人士為主,否則不懂案件裁判規則的人監督法官,豈不是外行監督內行?監督者無從下手,被監督者有苦難言。
你覺得內地法官在工作中最擔心什么?領導批示和干預?人大的個案監督?媒體曝光?案件數量繁重?名目雜多的考核指標?待遇低下與晉升緩慢?
錯了,法官們最怕的是當事人投訴。
某地法院就法官們在工作中最擔心的問題做了一次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當地數百名法官的調查問卷結果和一定數量的友鄰法院反饋的問卷信息后,結果顯示:多數法官們在工作中最擔心遇到的問題是當事人五花八門的投訴。
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監督
當事人投訴之外的問題也存在,但法官們的回答顯示,勉強能接受,可解決。
遇到領導的批示干預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個案監督,法官們尚可對他們辨法析理,講明利害。法律條文多少頂得住一些外界壓力,甚至,法官在有的案子里礙于各種原因難以作出判決,干預和監督反而成為順利下判的推力。媒體曝光的案子一年能有幾件?如果抱著如履薄冰的心態,認真辦案,程序無誤,嚴肅認真的媒體曝哪門子光?如果是無操守的媒體惡意曝光,時過境遷后,風波也會平息。案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