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首例國產脊灰滅活疫苗上市內幕疫苗遲到,脊灰早退
如果票選中國最受關注的疫苗,恐怕非糖丸莫屬。其對中國控制小兒麻痹癥蔓延功不可沒,糖丸也可能致病的副作用一度鮮為人知。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每年發生250~500例因口服糖丸而導致的小兒麻痹癥病例。從中國科學家提出設想到滅活疫苗最終上市,花費了近30年。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梁月靜 鐘煜豪
2012年12月27日,一些家長抱著孩子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疾控中心接種脊髓灰質炎減活疫苗(糖丸)。糖丸的大規模接種使中國本土消滅了脊灰野病毒,但由此帶來的不良反應也日益被公眾重視。更安全的國產滅活疫苗即將作為替代品上市。
專題按
如果票選中國最受關注的疫苗,恐怕非糖丸莫屬。
這粒小小的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對中國控制小兒麻痹癥蔓延功不可沒。然而,糖丸也可能致病的副作用一度鮮為人知。因此近期更安全的國產脊灰滅活疫苗獲批上市,對每年數以千萬計的新生兒家庭來說,意味著一切的擔憂和苦難即將終結。
歡慶之余,我們仍要追問中國的脊灰滅活疫苗為何姍姍來遲?同時我們也要聚焦那些因為服用糖丸而引發脊灰病例的不幸家庭,追問中央政府不斷重申的疫苗不良反應補償制度何時才能在地方實施到位。
糖丸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甜蜜的,因為我們是沒有被惡魔抽中的幸運兒。
據世衛組織估算,全球每年發生250~500例因口服糖丸而導致的小兒麻痹癥病例。更安全的國產滅活疫苗已成為國家戰略和每個普通家庭的迫切需求。
從中國科學家提出設想到滅活疫苗最終上市,花費了近30年。排除經濟發展和科學認知等客觀因素外,還有更多問題值得反思。
按照當前的預防接種計劃,一個中國孩子從出生到18歲應免費接種疫苗28劑次。其中最讓家長們糾結的,是在兩個月大的時候首次服用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俗稱糖丸,以下簡稱減活疫苗)。
減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但其本身仍具有潛在的致病危險,可能直接引發疫苗相關病例。盡管因使用減活疫苗而感染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的概率只有1/250萬-1/500萬,卻也足以讓每個家庭如履薄冰。
少數家長為此自費使用價格高昂但安全性更好的進口滅活疫苗。
更多的家長在問:滅活疫苗什么時候能夠國產化并納入國家計劃免疫?
2015年1月14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所)研發的Sabin株脊灰滅活疫苗獲批上市。滅活疫苗能夠解決糖丸中存在的潛在致病危險。對像中國這樣已經消滅脊灰野病毒的國家來說,使用滅活疫苗,將是擊退脊髓灰質炎的最后一步。
“該疫苗填補了我國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生產領域的空白,更打破了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陳傳宏說。
目前全球已有72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滅活疫苗。受制于科學認知過程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國產滅活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