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說】我的中文
2015年我70歲,我還需要學我的母語嗎?是的,語言是我們存在的家鄉。如果不談我小時候學的拉丁文這類的古代語言的話,我最少有三種家鄉,漢語就是其中一個。
責任編輯:朱又可
國慶節前幾天我在廣西大學作過一個報告。南寧的同事們要求我談漢學對中國學者有什么用。報告結束后來了一個姑娘問我,我能不能夠提升我中文的發音。還加了一句奇怪的話,“在德國肯定會有好多孔子學院”。她好像覺得我這個已經教20年現代漢語、20年古代漢語的人還需要一個中國來的老師教我標準的發音。從理論來說她是對的,因為連孔子也說過他還會需要一個老師。
幾個星期前另外一個中國學生在汕頭大學看了我在《南方周末》發表的散文后,告訴我,如果我多用書面語言,我的小品才更好。另外,一個留在德國的中國商人說我的中文是娃娃中文。每一次《南方周末》發表了我的文章后,她拼命地給我修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