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奶”危機知多少?
2015元旦剛過,“倒奶”風潮襲來,倒個奶甚至引發“主義”之爭。倒奶跟姓資姓社有啥關系?
2015年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擠奶廳,奶農把賣不掉的鮮牛奶直接排入下水道。
2015元旦剛過,“倒奶”風潮襲來,倒個奶甚至引發“主義”之爭。為啥“倒奶”如此惹人關注?又為什么會出現倒奶?目前國內的牛奶市場究竟如何?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根據南方周末記者歷經半個月的調查,為大家作出詳細解答。
Q:為啥“倒奶”比其它農作物過剩更讓人緊張?
A: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大量牛奶被傾倒入密西西比河。“倒奶”,曾經出現在幾代人的中學課本中,用來反映“資本主義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因此,當這一現象再次出現在中國市場的時候,會引起相應聯想。
實際上,直到2012年底,歐洲仍然有倒奶事件: 因為生產過剩,奶價跌到成本線以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奶農開著拖拉機,舉著高壓水槍,將牛奶噴向歐盟大樓,維持秩序的警察也被噴成了“牛奶人”。其實這個事兒,跟“資本主義”關系不大,就簡單的市場規律——供需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