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中國“出行”成本考
無論是打工、旅游、搬遷,還是把自己的一生當作一部“公路電影”,每個人都有一本出門賬簿,紙上的或心里的,打開來,可以看到人間萬象。
春運絕對是中國人春節回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每年大家都總是為了搶到回家的特價票摩拳擦掌。不過“知道”君覺得,票價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還能買到票。我們特意整理了中國出行的成本,以慰大家的心和錢包。
總帳
從1980年代末開始,“出行”成為中國的一大景觀。
起初是“下海”,一大批從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出來的人擁向深圳、海南等地;然后是“打工”,農民們從村莊走向城市,隨著中國城市化以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最近五年里,農村已向城市轉移了5000萬人的勞動力;海外留學的人數也有增無減,從1978年到1998年,海外留學的中國人總數已達30萬之多。
到了1996年,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制度被打破;1998年,大學開始擴招,由此,每年數百萬的新畢業大學生穿行在各大城市里,尋找工作。
在1999年10月“黃金周”開始正式出現后,中國人的旅游熱情被激發出來。每年一度的春運時刻,最能體現出中國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