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搭上治霾順風車 ——2014年特高壓發展回顧

■當前霧霾問題本質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先天不足”、能源發展方式的“后天失調”這一對矛盾的長期積累和集中暴露。依托特高壓電網推進“電能替代、清潔替代”,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是解決霧霾的治本之策。

特高壓提速跡象在2014年年初就開始出現。

2014年1月,時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的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今年要加大西電東送力度,加快推進鄂爾多斯、山西、錫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華北、華中、華東地區輸電通道建設,規劃建設蒙西-天津南、錫盟-山東、錫盟-江蘇、寧東-浙江、準東-華東等12條電力外輸通道,提高跨省區電力輸送能力。

不到一個月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首要措施即實施跨區送電項目。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表態用跨區送電治理霧霾。

現在看來,特高壓建設提速已在此時露出端倪。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特別是東中部地區頻繁出現罕見霧霾,范圍廣、強度大、時間長。大氣污染已經到了非治不可、刻不容緩的地步。

當前嚴重的霧霾問題,本質上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先天不足”、能源發展方式的“后天失調”這一對矛盾的長期積累和集中暴露。治理霧霾的根本出路是調整能源發展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化電源結構和布局。

目前,中國能源資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西電東送、北電南供、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將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基本格局。依托特高壓電網推進“電能替代、清潔替代”,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是有效解決霧霾問題的治本之策。它不僅可以控制東中部的燃煤機組規模,而且可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調整能源結構。

而以清潔能源的開發來說,我國70%以上的清潔能源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區,本地難以完全消納,而且距離東中部負荷中心一般超過1000公里,大規模開發后將面臨突出的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只有依托特高壓電網,將西部、北部地區豐富的清潔能源大規模送出,在全國范圍內消納,才能實現我國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高效開發。

可以說,特高壓的大規模發展,不僅與外部霧霾天氣相關,同時也暗合了國家防治大氣污染的思路。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強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正因如此,過去幾年飽受質疑的特高壓再次被高層重視,2014年由此成為特高壓建設大年。

根據媒體報道,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26個省(區、市)的代表委員提交有關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發展建議、提案75件,其中代表團建議達16件。發展特高壓電網被列為全國人大重點建議、全國政協重點提案。

2014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明確提出,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今年要按規劃開工建設一批采用特高壓和常規技術的“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降耗增效。

一個月后,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批準建設的12條輸電通道,其中包括國家電網公司4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和4條特高壓直流工程。特高壓電網在治理霧霾、跨區輸電、資源配置的優勢充分顯現。

2014年6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繼續建設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繼續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

2014年7月3日,連接西南水電基地和東部負荷中心的清潔能源大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的直流輸電工程—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運,每年可輸送清潔水電約400億千瓦時。

11月4日,國網“兩交一直”(淮南—南京—上海、錫盟—山東、寧東—浙江)特高壓工程正式開工。這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中,首批獲得核準并率先開工建設的特高壓工程,標志著特高壓電網進入全面大規模建設和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根據國家電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國家電網公司通過跨區交易累計向“三華”地區輸送電量3912億千瓦時,減少“三華”地區標煤燃燒1330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582萬噸;通過跨區交易向北京、上海輸送電量379億千瓦時、380億千瓦時,減少當地標煤燃燒1289萬噸、1294萬噸,減少當地二氧化碳排放3352萬噸、3364萬噸。

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特高壓技術“走出去”取得突破。2014年2月7日,國家電網以基石投資人身份認購20%股權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組成聯營體,中標美洲第一個特高壓工程——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特許經營權項目,標志著我國特高壓技術“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繼高鐵外交之后,特高壓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張名片。

2014年6月28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羅達市,由特變電工投資建設的輸變電高端裝備產業園特變電工能源(印度)有限公司交流1200千伏、直流±1000千伏特高壓變壓器研制基地正式建成,服務印度國家主電網建設。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2014年到2015年特高壓建設的快速推進,將直接利好特高壓設備供應商。據國家電網統計,特高壓建設中,設備投資約占45%,主要設備涉及變壓器、GIS組合間隔、換流閥、電抗器、互感器、絕緣子、線纜線材和鐵塔等細分領域設備。在特高壓交流工程領域,單條線路建設投資約250億元,其中變電站成本約占總投資額的40%-50%;在特高壓直流工程領域,單條線路投資與交流電的投資接近,變電站成本約占總投資額的50%-60%。

從國家電網2015 年投資規劃來看,特高壓是最大的增量部分。而國家發改委最近下發文件,同意建設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這是2015年獲批的首條特高壓線路,工程靜態投資170.7億元。蒙西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對于滿足蒙西準格爾地區電力送出、改善京津冀大氣環境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測算,通過全面實施電能替代,2015年、2020年東中部地區PM2.5污染可比2010年分別降低12%、28%左右。長遠看,依托特高壓電網,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電為中心的能源開發利用格局,將從根本上緩解我國大氣污染問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