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會上癮的
當代詩也被公然傳唱。專輯《詩遇上歌》熱賣,銷量僅次于李宇春、張靚穎的歌曲。詩歌的黃金時代又回來了嗎?
責任編輯:袁蕾 李宏宇
2013年8月4日,83歲的阿多尼斯在上海民生美術館舉辦了他的朗讀會和拼貼畫展。這是第七期“詩歌來到美術館”,也是讀者人數最多的一次,450名讀者擠滿了現場,找不到座位的讀者干脆席地而坐,連過道也站滿了人。
詩歌跟大眾已經多年井水不犯河水了。
詩歌一旦成為大眾的熱鬧,十次有九次是嘲笑的對象。“下半身”、“梨花體”、“羊羔體”、“忠秧體”……詩人噴灑著唾沫,大眾笑出了眼淚。
行動不便的湖北農村詩人余秀華讓這一切發生逆轉。余秀華是《詩刊》惹的禍,更是微信惹的禍。
微信公號和APP讓原本需要移步現場的讀詩活動,變成了起床后、臨睡前的習慣行動,就像睡前刷牙。
《給孩子的詩》半年內印刷12次,總量超過15萬冊,仍比不上配套推出的手機應用——下載超過40萬次,每日產生的讀詩音頻過千條。
當代詩也被公然傳唱。專輯《詩遇上歌》熱賣,銷量僅次于李宇春、張靚穎的歌曲。
詩歌的黃金時代又回來了嗎?
感謝新媒體
彭麗媛和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一起朗讀的《丑小鴨》,是“為你讀詩”推送614期以來,最獨特的一次。
2014年4月,瑪格麗特訪華之前,“為你讀詩”團隊去找丹麥大使館,談論“讀詩”設想。“我們一邀請,他們就表示了興趣。”“為你讀詩”總策劃張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整個過程半個月,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費心力。”此后很多天里,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具體細節和溝通中?!冻笮▲啞返?ldquo;女王讀詩”版,最終只在兩個平臺播放,“為你讀詩”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好運氣并不常有。APEC會議期間,張炫也曾竭力想邀請奧巴馬來讀詩,可惜美國總統在華的七天行程中,沒有一次文化活動。
“為你讀詩”擁有一百多萬粉絲。這個賬號的特別之處,在于每天推送一首名人讀詩——李彥宏讀葉芝的《當你老了》、陳建斌讀曹操的《短歌行》、李健讀《當一切入睡》……614期,幾乎每篇的閱讀量都在10萬以上。
大多數訂了這個賬號的人不知道的是,“為你讀詩”的創辦者,并非詩歌機構,而是一家文化公司。這個名叫尚客私享家的公司,常年以文化藝術為媒介,為高端社交提供各式文化平臺。公司榮譽理事包括主持人陳魯豫和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至于“為你讀詩”的負責人張炫,盡管此前也算半個詩歌愛好者,但主職工作其實是策劃各種文化活動。
說起來,“為你讀詩”的前身也與奧巴馬有關。2009年5月,奧巴馬上任半年后,把詩人們請進白宮里,辦了一場“白宮音樂詩會”。“尚客私享家”團隊受到啟發,開辟了“音樂詩會”項目。“為你讀詩”微信號的策劃,最早便誕生在2013年3月的一次音樂詩會上。
那一回,姜昆、呂思清等一眾嘉賓們舉著酒杯談詩。“要是每個人都愿意談詩多好”……大伙兒越說越興奮,姜昆趁著酒熱,足足背了半個小時的詩。
2013年,微信公共賬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張炫和同事們決定把這個策劃架構在微信上。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試了三個月,朋友陸續來電:“今天怎么還沒發詩呢?”整個團隊覺得這事成了。
“為你讀詩”的核心是“名人讀詩”,李彥宏、呂思清、陳魯豫是第一批為大眾讀詩的人。
201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