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模式”能否撼動醫保難題天價用藥,地方突圍
政府、藥企、社會、患者四方共擔的機制或將成為中國大病醫療救助方向。受制于采購價格等因素,天價藥往往被拒絕納入大病醫保清單,成為患者必須自費購買的高負擔藥物。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2015年1月30日,青島市三位戈謝病人成為了首批享受大病救助政策的罕見病患者。
政府、藥企、社會、患者四方共擔的機制或將成為中國大病醫療救助方向。
受制于采購價格等因素,天價藥往往被拒絕納入大病醫保清單,成為患者必須自費購買的高負擔藥物。
救命藥進入特藥清單
如果救命藥很貴,卻沒有納入醫保,怎么辦?
白血病患者陸勇幫病友從印度代購仿制藥,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因此被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參見南方周末2014年12月18日《救命藥之罪》,近日檢察院已撤訴。)
罕見病戈謝病患者群體每年用藥費用高達200萬元,他們中的一些人靠接受藥企捐贈維持生命,少數人則試圖通過移民解決吃藥問題。(參見南方周末2015年1月9日報道《藥不能停,只能移民?》)
上述報道刊發后引發輿論關注,山西醫科大學二院血液科主任楊林花、四川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聯系南方周末記者,希望將相關問題形成議案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以破解救命藥和大病醫保難題。
一些地方也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從2015年1月1日起,包括全球第一大處方藥修美樂、因陸勇案引起輿論關注的格列衛以及戈謝病特效藥思而贊在內的26種特藥特材,正式列入青島市大病醫保清單。
清單的增加,與青島市“以藥帶病”的醫保思路有關&m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