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治療,路在何方?

本文整理了近來有關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的重要事件和免疫治療的4大種類。

本調查由南方周末·CSCO·中國醫學論壇報聯合發起。我們特別整理了近來有關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的重要事件和免疫治療的4大種類。衷心希望您在認真閱讀完下面這些資料后,結合您自己的臨床實踐和體會,完成有關調查,并提出您的寶貴意見。

調查地址:http://dc.cmt.com.cn/diaoyan/index/surveyid/465.html

 

重要事件回放

·1980’s,細胞生物治療興起,LAK細胞治療開始應用于臨床。

·2003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發布《人體細胞治療研究和制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首次將免疫細胞制品列入監管范圍。

·2005年,因CFDA“人事地震”,CFDA不再受理生物療法的審批,細胞治療管理出現真空狀態,新項目申報無門。

·2005年12月,原衛生部辦公廳給黑龍江省衛生廳的263號文件批示:腫瘤免疫復蘇療法的體外細胞培養這類移植免疫技術屬于臨床技術。

·2005年-2009年期間,國內各大醫院開展免疫細胞治療的數目激增,一些生物公司開始參與進來。相當多省市將這項治療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報銷比例高達80%-90%。

·2009年,原衛生部制定印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被衛生部列為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將細胞治療重新納入監管體系;5家有審核資質的單位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中華醫學會、中國醫院協會、中華醫師協會、中華口腔醫學會;曾益新院士聯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北京302醫院和中國科技大學4家單位,從四個環節開展了標準研究和制定項目。

·2013年5月底,中國醫學科學院退出后,剩下4家機構的審核資質到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衛生計生委)未公布新名單。

·2013年底,曾益新院士的項目結題并交衛生計生委,至今未有下文。

·2014年3月,在中國肺癌高峰論壇會議上,免疫細胞治療被列入《明智選擇:常見的肺癌治療決策共識》的投票、討論范圍。

·2014年7月,《明智選擇:常見的肺癌治療決策共識》發布,同期《中國醫學論壇報》與CSCO合辦“肺癌診治明智選擇圓桌會”(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有關領導與會),均明確指出:在和患者及其家屬討論治療獲益、潛在危害和高昂費用之前,不要給各期肺癌患者進行細胞生物免疫治療(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1B級,基于高水平循證醫學證據,但專家組有小爭議)。

·2014年8月18日,一名來自三家腫瘤醫院的醫生向國家衛生計生委提交了公開申請書,要求公開兩項內容:衛生計生委允許開展癌癥免疫療法的醫療機構名錄、衛生計生委組織對癌癥免疫療法進行臨床試驗的數據及研究結論、倫理審查的相關文件。

·2014年8月25日,衛生計生委正式回函:“尚無經我委批準開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我委也未組織開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

·2014年9月1日,南方周末記者向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求證,答復是現在這種療法的審批工作是停滯的,CFDA答復是這項工作已不歸該局管理。

·2014年12月4日,經過多重稿件審核過程,“肺癌診治明智選擇共識”正式在《中國醫學論壇報》刊出。

·2014年12月底,一名山西腫瘤放療醫生致電《中國醫學論壇報》,指出現在細胞免疫治療處于“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一些醫院或科室不顧其沒有確切證據,為了“盈利”而非患者利益鼓勵開展這一缺乏規范的治療方式。

·2015年1月12日,微信公眾號“生物治療科學網”上推送了一條有關“CIK細胞免疫治療的有效性評價”的文章,作者對于近來對于免疫細胞治療的質疑進行了回答。

 

免疫治療種類

1.非特異性免疫治療

吞噬細胞、NK細胞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IL)、干擾素(IFN)、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直接給予相關細胞因子可能達到調節免疫細胞激活、增殖的作用。目前有幾種重組細胞因子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于抗腫瘤免疫刺激劑,如IFN-α2a、IFN-α2b和IL-2等。另外,GM-CSF在臨床上也被用作移植患者或化療后癌癥患者的免疫重構劑。

2.腫瘤疫苗

2010年,美國FDA批準將sipuleucel-T疫苗用于無癥狀或癥狀輕微的轉移性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療,這標志著腫瘤疫苗從基礎研究正式走向臨床應用。但遺憾的是,目前該藥并未在我國正式上市。

3.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

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這是指將體外激活的自體或異體免疫效應細胞輸注給患者,目的是借此殺傷患者體內腫瘤細胞。這也正是肺癌明智選擇共識中所涉及的免疫細胞治療部分。“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細胞生物治療興起,幾乎所有疾病都接受自體血回輸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細胞)治療,而2008年該技術又‘改頭換面’出現,名字換成了‘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免疫治療’。時至今日,此技術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起來,但有關前瞻性、回顧性的臨床研究都不能為其提供充足的證據支持。對美國臨床試驗(Clincal Trials)網站上登記的研究進行搜索后,發現全世界進行CIK免疫治療肺癌的只有中國,而中國也只有8項研究在此網站進行了注冊。”(注:引自吳一龍教授在“肺癌診治明智選擇圓桌會”上的發言。)

4.單克隆抗體

目前已經有數十種單抗被批準用于腫瘤治療,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曲妥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利妥昔單抗等靶向治療藥物,目前備受關注的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及其配體1(PD-L1)相關的免疫靶向治療藥物也隸屬于此類。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