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女阿凡達

在當代世界極右翼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運動歷史上,德威有大量傾慕者。她活著是他們的女祭司,死后羽化為他們的女神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德威對希特勒的狂熱崇拜背后,有一整套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歷史觀。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在當代世界極右翼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運動歷史上,德威有大量傾慕者。她活著是他們的女祭司,死后羽化為他們的女神

納粹高揚自然和動物權利,上臺不久就頒布了保護自然環境和嚴禁虐待動物的法規。

1949年2月,在二次大戰后盟軍占領下的德國科隆,英國軍事警察逮捕了一個中年女子。這個女人在一些城市秘密散發了一萬多份呼吁復興納粹運動的傳單。這些傳單以“德國人,民主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開篇,回顧戰爭年代德國的“光輝歲月”,說今天在西方強加的民主下只有“饑餓、羞辱和壓迫”,最后以“我們的元首還活著,他將帶著前所未有的力量重返人民。奮起反抗吧!希特勒萬歲!”的口號結束。

來自印度的納粹朝圣者

英國軍事警察對這個納粹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做了調查,發現她其實并不是德國人。她叫莎維翠·德威(Savitri Devi),是個印度名字,國籍也是印度。他們還發現,這已經是她第三次來到戰敗的德國和前納粹分子接頭、建立秘密組織和從事宣傳活動。他們能抓到她,是因為她在科隆的聯系人(原黨衛軍軍官)被捕。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從印度千里迢迢來到德國復興納粹運動的女人,有著地道的西歐人血統。她的父親是希臘和意大利混血,母親是英國人,因此她身上流著白人“高貴”的血液。她出生于法國里昂的希臘人社區,原名馬克西米亞妮·帕特阿斯(Maximiani Portas,1905-1982)。她本來是法國公民,但上大學時放棄法國國籍成為希臘公民。

1930年代初,出于對西方現代文明的厭惡和對印度古代文明的傾慕,德威前往印度生活,在那里取了這個印度名字。第三帝國崛起后,她想去德國用廣播宣傳為納粹服務,為旅行的方便,和一個印度婆羅門結了婚,放棄了希臘國籍,換取到大英帝國印度臣民的身份。但由于大戰很快就爆發,她前往德國的心愿一直到戰后才實現,但使命已經不同了。

英國軍事警察把德威轉送到杜塞爾多夫的法庭,罪名是傳播納粹主義意識形態,從事被禁的納粹活動,違反了軍事占領法第7和第8條,最嚴重可判死刑。德威“大義凜然”,把庭審變為宣傳自己理念的講堂,怒斥西方盟國在他們占領下的德國散布有關第三帝國的歷史謊言,妖魔化希特勒,給德國人洗腦,說在他們統治下德國人喪失了民族自信,道德墮落。

審理德威案件的英國軍官原來想從她那里誘出一些有關納粹殘余勢力的情報,不料聽到的卻是滔滔不絕的充斥了哲學、神學、美學、歷史和其他種種高深學問的一整套宇宙真理觀,包羅從古代印度和埃及到近代西方文藝復興和政治制度的各種知識。她完全不像是一個女政治犯,而像一個給他們上課的大學教授。

德威對律師表示,她盼望英國人判自己死刑,那樣她就可以實現夙愿,把生命貢獻給納粹運動。她將唱著納粹黨歌“霍斯特·威塞爾”走向刑場,高呼“希特勒萬歲”迎接死亡。

但讓她失望的是,被她的博學和深奧繞得頭暈目眩的英國軍官覺得這個身份復雜的印歐女人主要是思想問題,只判了她3年徒刑,實際上又只關了5個月就把她驅逐出境,規定5年內不得進入德國。

然而,被英國軍官視為書呆子的那一面正是德威為納粹事業執著獻身的強大的精神和心理基礎。不久她去了希臘,用婚前的名字換回曾被自己放棄的希臘護照,1953年又踏上前第三帝國的土地。由于難以找到敢于用行動復興納粹運動的同黨,她轉而從歷史朝圣中獲得精神和心理滿足。她膜拜和希特勒及納粹黨有關的遺跡,從希特勒在奧地利的出生地、希特勒母親的墓地,到希特勒在慕尼黑發動政變的啤酒館,流連忘返,心潮澎湃。她還暗訪那些自稱了解被西方歪曲的第三帝國“真實歷史”的“見證人”,和這些納粹余孽相見恨晚。

從反民主到反人類

對希特勒和第三帝國的歷史緬懷,鼓舞德威成為一個活動家,奔走于歐洲和中東,并和美洲書信往來,為復興納粹事業、建立第四帝國鞠躬盡瘁。她不但出版了多本著作,而且聯系流落在世界各地的老納粹和新納粹。在當代世界極右翼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運動歷史上,德威贏得了大量傾慕者。她活著是他們的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