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君子之學與王者之學
史學就性質言是君子之學,就方法言是王者之學。它首先讓人成為君子,進而可以資治,最適合用來培養領導干部。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菲
史學就性質言是君子之學,就方法言是王者之學。
20世紀中外都是多事之秋,有太多不令人樂觀的現象,這曾使我懷疑史學是否具備“資治”的功能。實際上,《資治通鑒》出來以后,中國歷史似也不比以前好(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的史學研究太讓人失望,不能使政治得到“應有的”借鑒)。
后來讀書稍進,乃有所悟:中國史學的基本主旨就是“守先待后”,這不僅是一種守護的責任,也幫助我們因應任何可能面臨的問題?!兑捉洝氛f,“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通過“知古”,君子提高自己,是謂“蓄德”。而其目的,不僅是應對(個人和群體)面前的生活,還要“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即梁啟超所說的“慧觀”)。簡言之,“守先待后”意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