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派論氣,日派針細,韓派看臉,美派逐利 針灸西游,陷落門派江湖

全美近4萬名持照針灸師,華人只有幾千人,反而成了“少數派”。在針灸日益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的同時,道統的失落成了華人針灸師的隱憂。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1971年7月26日《紐約時報》發表賴斯頓的“開刀記”掀起了美國針灸熱潮。 (李永明供圖/圖)

全美近4萬名持照針灸師,華人只有幾千人,反而成了“少數派”。在針灸日益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的同時,道統的失落成了華人針灸師的隱憂。

來自紅色中國的禮物

中藥和針灸在美國境遇不盡相同。

目前還沒有一款中藥在美國通過三期臨床試驗,大多只能作為膳食補充劑在市場上銷售。但對于針灸,美國人已經用一種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予以接納。

截至2007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在針灸研究上已經花費了超過900萬美元,主要用于適應癥的探討。

如今,針灸已在全美44個州合法化,成為美國整合醫學和醫療保健的一部分。

針灸剛被引進西方時,一度被奉為神話。1972年8月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封面是一個滿臉扎滿銀針的女郎,內文是一組關于針灸的文章,題目為《神話還是神奇?》。這種熱潮一直持續多年。

引發熱潮的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1971年7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詹姆斯·賴斯頓在訪華時,患了急性闌尾炎,在北京協和醫院做手術。術后第二天,賴斯頓腹部脹痛難忍,中國醫生為他做了針灸治療,效果顯著。隨后,賴斯頓在《紐約時報》頭版發表了親身經歷針灸的文章,成為了針灸傳入美國的歷史性標志。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其隨從和代表團醫生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觀摩了針灸麻醉手術。

“在1971年之前,美國的針灸師幾乎是零。當時,中國封閉了二十余年,任何來自紅色中國的消息都十分搶手。”中西醫師、美國中醫針灸學會前會長李永明為考證這段歷史做了大量調研。

據他回憶,當時媒體上關于針灸神奇療效的文章鋪天蓋地,每天都有大巴將患者從其它城市接到紐約找針灸醫生看病。許多針灸師生意紅火,應接不暇,甚至連取針的時間都沒有,只好雇助手幫忙拔針。

1972年全美第一家針灸中心在紐約成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