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在美陷最大規模論戰 較“針”
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的文章。懂西方理論體系的海外針灸師,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樣本的國內中醫圈,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的試驗設計。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白人針灸師Ripi每個禮拜都要在四個城市奔波,給40個美國職業橄欖球賽的運動員做針灸治療。
四十多年來,海外中醫針灸師一直試圖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證明和捍衛自己的古老醫學理論。當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載文稱“針灸無效”,自不免引發軒然大波。
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的文章。懂西方理論體系的海外針灸師,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樣本的國內中醫圈,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的試驗設計。
中醫針灸有療效嗎?針刺止痛是不是安慰劑效應?
把這兩個貌似簡單的問題扔進中國醫學界也會爭執不休,何況是在美國。
2014年10月,美國醫學會雜志(下稱JAMA)發表了一篇關于針灸對慢性膝關節炎療效的學術論文,文章稱:無論是針灸還是激光針灸(一種利用激光的微細光束照射穴位的新型針灸方法),對治療中度到重度慢性膝蓋疼痛,都和安慰劑效果一樣。換言之,針灸對關節炎止痛無效。
這顛覆了針灸師的經驗判斷:關節炎是針灸應用最多的適應癥之一。
以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李永明為代表的華人中醫群體,發起了針灸進入美國40年以來最大的一場保衛戰。
最新的消息是,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2月11日,JAMA雜志將同時刊登李永明、中醫師何紅健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教授等五人的反駁觀點和作者的回應。
“我知道這篇文章引發了很多討論。這個結論挑戰了以針灸為職業的人,挑戰了那些相信針灸有效的公眾。”論文的第一作者瑞娜·希曼博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試驗的爭議已經超出了試驗本身。
針灸對膝關節炎無效?
2014年10月,當李永明把JAMA的文章扔進兩三百人的北美中醫針灸師的微信群時,“一下子就炸鍋了”。
“這不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JAMA是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之一,與《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英國醫學雜志》并稱為世界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志,代表著美國主流醫學界的立場,它的研究結論往往左右著臨床醫生的選擇和政府決策。
直至今日,在很多人第一眼看來,這都是一個設計精美、流程嚴謹、樣本量充足的高水平試驗。研究者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運動醫學中心的瑞娜·希曼團隊,他們召集了282名50歲以上、膝蓋疼痛超過3個月的關節炎患者。
研究者將志愿者隨機分為4組:對照組(不治療)、針灸組、激光針灸組以及假激光針灸組(安慰劑組)。12周的治療結束后,針灸和激光針灸對膝蓋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效果并不比安慰劑更好。在治療結束一年后,這種改善效果消失了。因此研究者建議:“不支持對這些病人使用針灸治療。”
刊發后,JAMA極為罕見地為這篇文章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包括路透社、??怂剐侣劦让绹髁髅襟w紛紛報道了這一結論。
微信群響個不停,華人針灸師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