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什么是反腐的“大快人心”
“反腐力度加深,腳步加快,真是大快人心,在此我恭賀所有貪官,祝你們天天寢食難安,也許是某天早上,晚上或在你們辦公室里就被帶走調查,祝你們的腐敗,違紀早日成功?!毕襁@樣的“大快人心”,似乎是民眾對反腐成果的自然反應。問題是,腐敗是一件壞事,怎么能因為希望官員倒臺,反倒盼望他們多多腐敗呢?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菲
怎么能因為希望官員倒臺,盼望他們多多腐敗呢?
網上有一個《反腐,大快人心》的帖子說,“反腐力度加深,腳步加快,真是大快人心,在此我恭賀所有貪官,祝你們天天寢食難安,也許是某天早上,晚上或在你們辦公室里就被帶走調查,祝你們的腐敗,違紀早日成功。”像這樣的“大快人心”,似乎是民眾對反腐成果的自然反應。問題是,腐敗是一件壞事,怎么能因為希望官員倒臺,反倒盼望他們多多腐敗呢?
這種“大快人心”看起來符合“不腐敗”的道德要求,但其實對提升國民的道德素質并無幫助。相反,它只能增添一道陰暗的色彩,因為這是一種相當特別的“幸災樂禍”。
以色列學者本濟夫在《情緒的微妙性》(The Subtlety of Emotions)一書中討論了幸災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