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燈看劍(上)】“目標不在數量,而在新的高質量” 一場科技推動的新式軍備博弈

和平時期,一些國家還在為軍備謀劃著。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劉雨樺 實習生 李思文

在艦船、飛機等??樟α恳约昂舜驌袅α康软椖恐?新一輪軍備博弈也已開始。 (王松岐/圖)

和平時期,一些國家還在為軍備謀劃著。

2015年2月2日,美國國防部公布2016財年的預算,總額約為5850億美元,比上財年增加4.4%。經濟逆境也難擋俄羅斯軍事現代化進程,俄羅斯2015年的軍費預算提高33%,達3.3萬億盧布。

日本更是不惜“賒賬”強化自衛隊力量,2015年,除高達424億美元的防衛費用之外,還有2.6萬億日元的“貸款”合同,用來采購5架“魚鷹”運輸機和6架F-35隱形戰斗機等。

一場全球性的軍備競速賽逆市而來。

不愿承認的現實

幾十年來,美軍都是全球軍事力量的“引領者”,力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美軍毫不諱言,今年新增加的4.4%軍費部分,主要用于先進武器裝備的采購和研發,以保持其在21世紀的技術優勢。

“中美兩國硬實力迅速接近,是不爭之事實:2003年,中美兩國GDP分別為1.4萬億和10.9萬億美元,中國GDP只有美國的12.5%左右。2013年,中國GDP高達9.2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16.8萬億美元的54.8%。中國國防開支迅猛增加,軍事力量增強的趨勢令人矚目。”在新著《大國關系》一書中,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如此表述。

實力的此消彼長,略像一戰前的歐洲。不同的是,那時,一些歐洲政治人物毫不猶豫地挑明敵人是誰。不過,當今各國的領導人、外交官等都極力避免公開指明誰是潛在的敵人。

這種奇特的現象,英國海軍歷史學家杰弗里·蒂爾分析認為:軍備競賽,不管是海軍的還是其他類型的,在當代名聲都不好。它通常被視為是對國際關系現狀的軍事不滿和挑戰。而且,它還可能自發地形成一種形象——浪費錢財,加劇本已緊張的國家間關系。

“俄羅斯希望遠離任何大規模沖突”“不會參與新的軍備競賽”,2014年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時常以強硬姿態示人,普京在各種場合諱談軍備競賽。

面對盧布貶值,經濟下滑,俄羅斯無意像蘇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