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罵的慶親王是誰?

中紀委日前刊發一篇借古諷今的文章,細數大清“裸官”慶親王的諸多作風問題,引發社會熱議,“慶親王”到底是何方神圣?

(圖片來源:中紀委網站)

中紀委日前刊發一篇借古諷今的文章,細數大清“裸官”慶親王的諸多作風問題,引發社會熱議,“慶親王”到底是何方神圣?

這位鐵帽子王于清王朝的危害,不僅在于其昏庸貪鄙,更在于他是清末歷次改革的最大阻礙者之一。而他之所以極力阻礙改革,就是為了死死抓住讓自己大肆貪腐的權力。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為你揭秘慶親王的廬山真面。

在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發的文章寫道:“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官運卻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臺的27年中,他先后負責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最后升到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當然忙得要命…但是慶親王業余時間更忙,忙啥呢?吃飯、打牌、投資。”

中紀委所指的“慶親王”到底是誰呢?

奕劻(1838~1917)是清末皇族大臣,愛新覺羅氏,為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1884年,慈禧太后罷斥恭親王奕?,奕劻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并進封慶郡王?;首鍍犬敃r最有見識、精明強干的奕?被免,由貪鄙昏庸的奕劻漸掌大權,是清廷用人一大敗筆。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萬壽,懿旨封慶親王。1898年,奕劻獲授世襲罔替,成為清王朝第十二位鐵帽子王。1901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后,他仍任總理大臣。1903年慈禧寵臣榮祿病死,奕劻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不久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于一身。在晚清最后的關鍵時刻,他的作用,非同小可。

暗箱操作官制改革

1905年后,立憲與革命這兩個運動風生水起,漸成大潮,迫使慈禧也不得不宣布要實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