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市場催生“超聲游擊隊” 胎兒危影
被濫用的胎兒“四維彩超”技術,取悅客戶的商業意義遠大于醫學診斷價值,且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其背后是一個百億元的潛在市場和缺乏監管的灰色地帶。
責任編輯:蔣昕捷 鞠靖
某攝影機構在各大網站打出廣告,聲稱能為尚在孕婦腹中的胎兒拍攝“四維彩超”立體寫真。孕婦來拍胎兒照。
被濫用的胎兒“四維彩超”技術,取悅客戶的商業意義遠大于醫學診斷價值,且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其背后是一個百億元的潛在市場和缺乏監管的灰色地帶。
中國式四維彩超有三大賣點:
看性別——合理不合法 留影像——合情不安全 大排畸——合規不必要
胎兒在超聲探頭下皺眉,繼而咧嘴微笑,當這個畫面在橘紅的彩超屏幕上出現時,姚莉兩眼通紅,這是她29年的生命歷程中,對母性的第一次真切感知。這發生在孕期5個月,地點是北京一家胎兒四維攝影中心。
為了拿到這段15分鐘的“胎兒攝影”,姚莉支付了1280元人民幣,這幾乎是公立醫院普通超聲費用的5倍。
姚莉覺得值,畢竟這是給寶寶準備的第一份禮物。但姚莉并不知道寶寶為此承擔的健康風險。
像姚莉這樣,利用四維彩色超聲儀器接觸寶寶的家長遍及全國。“零歲相冊”在北上廣深早已流行多年。即便在廣州的私立醫院,四維彩超的預約也已排到一個月以后。小型攝影機構也加入戰場。東至濟南、西至喀什、南到三亞、北到撫順,幾乎所有城市都有開展四維彩超業務的商業機構。北京最近甚至出現了搬著便攜式彩超儀的“上門服務”。
商業機構會告訴準父母,美國影星湯姆·克魯斯為了多看看自己的孩子,自行購入一臺四維彩超儀放在家里。但他們沒說的是,湯姆·克魯斯早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稱FDA)列為反面教材。
2014年年底,FDA再度發出警告:建議禁止非醫用的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已有很長的安全記錄,但仍可能對胎兒帶來潛在的傷害。”FDA公共關系官員詹妮弗·哈利斯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最擔心的是,在商業模式下,新技術可能給胎兒帶來更大的危險。”
FDA的觀點是,暫時安全,并不代表無風險。但在中國,私立醫院和新興的胎兒攝影機構徹底顛覆了這個邏輯。某私立醫院的廣告寫著:FDA稱未發現因超聲導致胎兒危險的案例,所以“四維彩超”絕對安全。
“斷章取義理解FDA的警告,這是在故意害人。”中國科學院聲學所研究員牛鳳岐對此非常不滿。
按照每年1600萬新生兒計算,1000元一次的胎兒攝影背后,是高達160億元人民幣的潛在市場。這至今仍是一個缺乏監管、存在非法鑒定胎兒性別服務的灰色地帶。
重慶永川市婦幼保健院醫生用四維立體動態彩超查看孕婦腹中的寶寶。
醫生也可能忽視的危險
將胎兒的鼻尖迎向探頭,選擇4D成像模式……伊麗莎白婦產醫院副主任醫師方小英操作的機器,是美國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E8系列,這臺四維彩超儀價值百萬。
超聲技術面世短短五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