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國】知識的無力感?
上海大學博士生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么》,引發了網絡與紙媒對鄉村的又一次大討論,因為每個進城知識分子的心中都有一個故鄉。
責任編輯:陳愷辰 蔡軍劍
鄉愁,總能撥動人的心弦,調動人的情緒。2015年2月,上海大學博士生王磊光,在“我們的城市”論壇上,發表長文《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么》,引發了網絡與紙媒對鄉村的又一次大討論,因為每個進城知識分子的心中都有一個故鄉。
作者的家鄉為湖北大別山區農村。文章認為:“當前農村的親情關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輩建立的關系維系著。”“農村原有的那種共同體已經消失了,人與人之間不再像原來那樣有著密切的關系和交往。”
文章哀嘆“知識的無力感”:“作為農村大學生,當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錦還鄉了,而你連自己的問題都不能解決,你還能做什么呢?沒有人信任你的知識!”
對王文的回應紛至沓來。贊者有之。2月26日,《北京青年報》文章《展現真實的“村莊里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