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背后的當代一本雜志和它的那些現實

《當代》的視野應不應該“寬一點兒”?編輯部內外的爭論沒停過。前任主編洪清波對南方周末記者坦言,“其實后來我們覺得,那些作家的作品都看得懂了,都挺單純的了。我覺得是領導的一個誤判?!?/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曉婷 袁蕾

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改編成電視?。▓D為劇照),2015年2月26日首播。這部講述70年代普通人勵志故事的原著小說,1991年獲得茅盾文學獎,一時風靡。當年路遙曾把《平凡的世界》的稿子托人帶給《當代》總編周昌義,周昌義覺得讀不進去,退了。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當代》的視野應不應該“寬一點兒”?編輯部內外的爭論沒停過。前任主編洪清波對南方周末記者坦言,“其實后來我們覺得,那些作家的作品都看得懂了,都挺單純的了。我覺得是領導的一個誤判?!?/p>

《當代》雜志創刊35周年的紀念冊上,列舉了35位曾經在《當代》發表過作品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紹。然而,少了幾部名作的名字。

缺少的幾部是:

江西作家胡平的《中國的眸子》,寫的是李九蓮。

湖南作家王躍文的《國畫》,刊發于1999年。

安徽作家陳桂棣和他妻子春桃反映農民稅費負擔真相,引起巨大轟動的《中國農民調查》,刊發于2003年。3年后,國務院宣布廢除農業稅。

“遺憾總是有的?!薄懂敶分骶幹懿x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當代》改變了陳桂棣的命運,他的全部報告文學作品都是在這里發的?!吨袊r民調查》的名字就是周昌義起的。他們共同成名也共同面對?!缎彺宓墓适隆?,也是周昌義約的稿,而且全程溝通改稿。

2015年這個春節,陳桂棣和春桃是在北京過的。他們與來自全國的幾十位作家一起參加了1月21日的《當代》創刊35周年慶典。

陳桂棣和妻子已經因為作品遷徙了好幾次。1993年,在《當代》刊發了敘述一起冤案的報告文學《悲劇的誕生》,在老家蚌埠待不下去了,親戚朋友路遇不認;2003年,《中國農民調查》發表后,他們合肥的家也不能待了,不得不遷徙到妻子的江西娘家。

2009年,他又寫出一部報告文學《小崗村的故事》,《當代》卻沒發出來。陳桂棣對南方周末記者感慨,他十分遺憾。

如今,73歲的合肥市作協主席陳桂棣寓居北京。雖然被他在作品中點過名的安徽官員幾乎都不在任了——不是退休就是落馬,但他還是有顧慮?!罢l知道他們的哪個下屬還在不在任呢?”

售空、售空、售空

第一次直接批評國家部委工作的報告文學《強國夢》;第一次直面土改亂打亂殺現象的《古船》;被一位官員直斥“沒有積極意義”、不許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白鹿原》……

陳桂棣只是無數被《當代》改變命運的寫作者之一。

1980年代,屢遭退稿的陜西文學青年路遙把他的一篇小說寄給《當代》,聲明如果再被退稿,他將不再寫作;這篇小說經《當代》修改發表,路遙從此崛起于文壇。

另一個黑龍江插隊知青鄭九蟬的經歷與此類似。他的小說發表于《當代》,給他引來了上百封約稿信,當地宣傳部門下令追查:誰退了這么好的小說?鄭九蟬最后做到故鄉浙江臺州市的作協主席。

改變他們命運的地方,35年來都沒有搬家。

北京朝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大院的后樓二層,一棟1950年代建造的老樓就是《當代》編輯部所在地,眾多作家成名前的精神產房。1980年代,闖蕩北京的文學青年個個困窘,《當代》為他們提供連吃帶住的待遇,以改稿的名義。

35年過去,馮驥才洗過衣服的水房樣貌依舊,路遙睡過的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