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報道·以法治“任性”】別人盯上了你的權力怎么辦“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國

兩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地方黨政“一把手”,記錄他們對法治的理解和實踐。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劉雨樺

2015年01月31日,沈陽,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宣誓。 (CFP/圖)

“作為領導干部,不是說一定要對哪部法律有很精的研究,關鍵是要有遵守、崇尚法律的精神,有法治思維。”

如果審判的程序公正性能夠呈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會覺得沒有必要打招呼”。

有些地方依法信訪的工作越做越糟,動不動就是書記、市長接訪,現場辦公。

2015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一口氣提了5份帶“法”字的建議:盡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修改社會矯正法、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

受十八屆四中全會啟發,李建春把自己的兩會關鍵詞從去年的“民生”轉為了今年的“依法治國”。就在春節前,他所在的巴南區剛完成“依法治區”的部署。去年,巴南區區長陳剛也成為重慶主城區第一位出庭應訴“民告官”案件的區政府“一把手”,他出庭還有一個目的,“想扭轉近年來群眾‘信訪不信法’的尷尬局面”。

“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講的這句話,給李建春留下了很深印象,此后這句話也成為不少官員的作文題。

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全國人大、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檢察長馬永勝,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央黨校副校長張伯里,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等人相繼發文闡述這一命題,文中亦直接列舉當地“一把手”落馬的案例。

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具體到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乃至更小的行政區域,“法治”如何真切地落地生根?兩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地方黨政“一把手”,記錄他們對法治的理解和實踐。

“學法更多是在實踐中”

“你向醫生普及經濟法有什么用?”

2015年3月7日晚,在重慶代表團的駐地北京金臺飯店,一身休閑裝的李建春說,今年重慶巴南區將依法治區的終極目標定位于“大善巴南”,“黨委、政府要澤善天下,普通百姓要從善如流,法治和道德都不可或缺”。李建春認為目前在推進依法治國時的主要問題不是無法可依,而是很多人目無法紀、有法不依,這是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海南省東方市市委書記吉明江也認為,目前我國法律從數量上看已比較完備,但執法不嚴不到位、知法守法做得還不夠好。

“自古就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樸素說法。但隨著社會向多元發展,社會經濟發展到現今階段,需要一個法器了,就是‘依法治國’。”福建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說,“十八大后,中央查處了這么多腐敗案件,說明了依法治國的緊急和迫切。”

黨委“一把手”們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均提到,落實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這絲毫不能動搖。”浙江臺州市委書記吳蔚榮說,“黨委要在法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