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估要持平地來看
◆回應“一切得益于教學評估”
(4月10日E29讀者來信)
教學評估并非一無是處,但也難說什么“一切得益于教學評估”。
我所在學校于去年底以良好的結果通過評估。我在學校辦公室任職,參與了學校領導關于落實評估的所有決策。學校領導希望借教學評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沒有財政撥款,全靠學費運轉,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評估不合格就會“限制招生”,那對學校來說是致命的。
但是,我們學校也在造假,尤其是在生師比等評估指標上。以生師比為例,評估合格要求是18∶1,當時學校七千多在校生,得有近 400的專任教師,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是無法靠學費承擔教職工的工資,二是很多老師的收入將會因為課時減少而大降。因此,學校通過與其他高校的副教授以上教師簽訂一年的合同等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好在評估專家都是省內的,好幾個還是兄弟院校的領導,大家對此都心知肚明。否則,單就這一點,我們學校就不可能通過評估。
(廣州 練江子 高校行政人員)
(4月10日E29讀者來信)
教學評估并非一無是處,但也難說什么“一切得益于教學評估”。
我所在學校于去年底以良好的結果通過評估。我在學校辦公室任職,參與了學校領導關于落實評估的所有決策。學校領導希望借教學評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沒有財政撥款,全靠學費運轉,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評估不合格就會“限制招生”,那對學校來說是致命的。
但是,我們學校也在造假,尤其是在生師比等評估指標上。以生師比為例,評估合格要求是18∶1,當時學校七千多在校生,得有近 400的專任教師,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是無法靠學費承擔教職工的工資,二是很多老師的收入將會因為課時減少而大降。因此,學校通過與其他高校的副教授以上教師簽訂一年的合同等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好在評估專家都是省內的,好幾個還是兄弟院校的領導,大家對此都心知肚明。否則,單就這一點,我們學校就不可能通過評估。
(廣州 練江子 高校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