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吳曉靈:代表審預算“有點進入狀態了”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人代會,預算報告以86.3%的贊成率在六大報告中墊底。這是預算法修訂施行后的第一個預算報告,人大代表對預算的審查能力是否提高,接下來如何加大人大的監督力度?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王歡 吳非
2015年3月13日,北京,全國人代會,吳曉靈在貴州團的小組會議上。
?編者按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人代會,預算報告以86.3%的贊成率在六大報告中墊底。這是預算法修訂施行后的第一個預算報告,人大代表對預算的審查能力是否提高,接下來如何加大人大的監督力度?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接受南方周末采訪。
按照程序,預算報告會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預審,和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的初審,再提交大會。吳曉靈同時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參與了預算法修訂和每年全國人大預算審查的全過程。
“12月的常委會應該審預算,應該讓這170多人好好審議幾天,這樣才有效果。”
“(預算改革)還不到天花板,預算的進一步精細、透明,還有很大的余地。”
進入人大7年以來,吳曉靈一直給外界以專業和直言的形象。
這位前央行副行長在預算問題上有諸多見解。預算法修訂時,她一直堅持反對寫入“財政專戶”概念,認為這是將不合法的內容合法化。她還曾坦言,預算公開改革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決心問題,是敢不敢公開的問題。她建議常委會的會期由兩個月一次增加到一個月一次,12月的常委會就審預算。
作為專業的財經官員,吳曉靈經常把法治掛在嘴邊。2014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時,她提出,單雙號限行常態化從嚴格意義上來說,&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