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統:清華附小的國文課
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在教人以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在教人以做人的道理。文學的教育功能屬于后者。它教人以自處之道,而更重要的還是對人處世之道。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楊昊
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在教人以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在教人以做人的道理。文學的教育功能屬于后者。它教人以自處之道,而更重要的還是對人處世之道。
2014年9月,清華附小《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幾天之后的9月9日,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代表學校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劉延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在小學教育史上,是頗少見的。
語文主題教學實踐,正是竇桂梅設計“1+X”課程模式的基礎。作為一名從教30年的語文教師,竇桂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當下語文教育中存在諸多弊端:(一)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難以形成核心價值觀;(二)教學內容支離破碎,難以整體提升語文素養;(三)教學目標不清、教學方式僵化,導致兒童學習負擔過重。竇桂梅常說:我是教語文的,我是教人學語文的,我是用語文教人的……“教人”,正是她展開一切教育思考的基礎。
在她的探索下,語文教學在清華附小不再是簡單的知識教授與接收,而是把學生變成了主動。也是在她的推動下,附小的孩子在清晨入校后,可以自主選擇在圖書館參與閱讀微課堂,例行晨誦10分鐘,內容則是經典的詩詞文賦。
中午則設有吟誦習字時間,伴隨“平長仄短、依字行腔”的經典吟誦廣播,學生提筆練字,傳承中華文化??紤]兒童興趣、需要,從豐富學生視野的角度,她精心選擇了不同種類的經典內容,在她推薦的必讀選讀書目中,有民族文化及世界經典,涵蓋人文社科、科普、兒童文學等方面。學生六年積累詩詞文賦500篇,閱讀整本書超250本……
竇桂梅把這些歸結為一句話:親近母語,做有根的人。
附小如此重視母語,除了與校長竇桂梅長期從事語文教學以及其深厚的人文情懷之外,同時也根植于清華附小的百年傳統。
清華國文課程改革1913年始
眾所周知,清華大學肇始于游美預備處,在創建初期,恰如羅素所說,“就像從美國搬過來的一所大學校&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