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信箱”玩虛的?
某市政府網站上有“市長信箱”,各位市長歡迎“給我寫信”并公布了自己的分工,讓人對與市長們的直接溝通充滿了期待。
最近一次購買二手房的經歷,使我發現該市一份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文件中,對“普通住房”標準“由市政府每半年公布一次”的規定并沒執行。由于這直接影響到買賣房屋的成本,我就向市長寫信提出意見。數天后,我收到市財稅局的回復,除摘抄一些文件之外,還稱:公布普通住房標準問題“擬由”市房地局解釋。就此沒了下文。就是說,我要向市長“面陳”市政府工作的問題,不僅連市長的“面”都未“見”到,球卻照原樣踢還給了我。
曾有網民稱昆明市公布市領導電話和建立市長接待日是“作秀”的。但這種“作秀”至少是拆掉了官民之間的藩籬,比標榜“給我寫信”卻不與人“見面”的做法是一大進步。其實,市長們完全可以不設信箱,因為這并非法律規定。但你既然設了,就該“玩真的”,親自處理來信,最起碼也應由秘書代勞后以你的名義回復。如此,才能體現對市民應有的尊重,言路才能暢通。
(上海 柬 巖 房產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