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為何好奇免費博物館
博物館實行免費參觀的消息并不驚天動地,也非百姓迫切利益所在,卻受到農民兄弟認真關注。其動人之處何在?我看是“免費”二字,特別能打動農民的心。
在農村,“兩免一補”的義務教育和合作醫療政策已經讓農民得到了實惠。其實,農民對此“恩惠”的最初的反應也是“好奇”,因為世世代代的經驗告訴他們,農民永遠是“貢獻者”,不是權利的“享有者”,只要有口飯吃,其他的就別奢望了。但隨著一項項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民的認識也在變化,權利意識慢慢復蘇。同樣,往日博物館和農民之間的距離實在是遠得有點離譜,現在他們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了,也還抱著“好奇心”在一旁觀望,即使他們真的是來到博物館參觀,恐怕一時還適應不過來,好比夢醒之后的那種感覺,既有滋味,又不是滋味!
本來,免費開放讓各地博物館緊張了好一陣子,以為一下子會涌來好多人參觀,可實際上沒有發生,大家總算放下心來!之所以會這樣,恐怕還在于民眾的正當文化權利長時期被忽略,民眾對恢復的權利還不習慣、不適應。有一種觀點叫“權利惰性”,是說本來的權利被長時間剝奪,造成權利丟失太久,當權利被恢復時讓人產生莫名的好奇,甚至采取拒絕、不接受權利的態度。在農民心中,博物館是神秘之地,是貴人去的地方,他們不知道免費參觀博物館是一項國際慣例,是民眾本應享有的權利,所以他們仍然在“好奇”地等待著,如何面對他們這種酸澀的“好奇心”,使他們更好地享受到這項權利,這或許正是我們應當著力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四川瀘州 李正山 博物館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