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病人”
因為一座來路不明的礦山,四川宏達集團陷入無窮麻煩之中。這家控股兩家上市公司、管理資產逾3000億元的大型民營企業,為何走到這一步?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歐陽柳依
2014年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滄龍在京參加兩會。一年后,他沒有出現在2015年兩會現場。
因為一座來路不明的礦山,四川宏達集團陷入無窮麻煩之中。這家控股兩家上市公司、管理資產逾3000億元的大型民營企業,為何走到這一步?
作為本屆全國政協委員,劉滄龍沒有出席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劉滄龍是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上市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600331.SH,下稱宏達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與劉滄龍在兩會同組的一位現任副省級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請了‘病假’”。宏達集團一位駐北京的員工也表示,“他(劉滄龍)沒來北京參加兩會,我們是知道的。”
實際上,至少自2014年12月以來,劉滄龍就沒有再公開出席活動,包括2015年2月10日的公司年會。在宏達集團的官方網站上,隔三差五還會刊登劉滄龍的文字信息,但使用的圖片,卻只是舊的資料圖片。
這不是宏達集團和宏達股份第一次這樣處理他們高管的“個人信息”。
2014年7月,時任宏達股份董事長楊騫疑似“失聯”后,宏達集團的新聞發言人給予南方周末記者的回復稱,楊騫因為“生病”做手術,在家休養。
從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到宏達股份公司董事長,為何都成了“病人”?這家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宏達股份、金路集團(000510.SZ),管理資產逾3000億元的大型民營企業,究竟發生了什么?
風云突變
1979年7月,時為四川什邡縣(今為德陽市所轄縣級什邡市)民主鄉鄉辦油廠職工的劉滄龍等人,嘗試用土法生產“普通過磷酸鈣”,走出了宏達創業的第一步。發展至今,磷化工仍然是宏達集團的主業之一。
據宏達集團官方網站介紹,目前,該公司產業領域,已涵蓋工業、礦業、金融、地產、貿易和投資等六大板塊;“管理資產逾3000億元人民幣,員工30000余人,國內外成員企業60家,控股2家上市公司,年實現銷售收入400多億元,利稅30多億元”;是“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
回顧宏達的發展歷程,第一塊跳板是走上資本市場:2001年,宏達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從成立之初至目前,劉滄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第二塊跳板是獲得云南一處礦產的采礦權。2003年,宏達股份通過其控股的子公司云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下稱云南金鼎鋅業),獲得了潛在經濟價值愈千億元的亞洲最大鉛鋅礦——云南蘭坪鉛鋅礦。
隨著公司規模的壯大,劉滄龍的頭銜也越來越多。2003年,他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2007年,當選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后轉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2008年,連任全國人大代表;2013年,轉任全國政協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