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PX僵局:科普與市場都不能少

有“理客中”認為這類事件是“民粹主義驅動的環保政治”。反PX與PX工廠只是科學問題嗎?多大距離對物業價值影響可忽略不計?這取決于市場判斷。一味指責民眾反科學、民粹,是理性的致命自負。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楊昊

(朱宇宙/圖)

有“理客中”認為這類事件是“民粹主義驅動的環保政治”。反PX與PX工廠只是科學問題嗎?

多大距離對物業價值影響可忽略不計?這取決于市場判斷。

一味指責民眾反科學、民粹,是理性的致命自負。

國人往往是通過食品安全事件或群體事件認識某種化學品的。例如,從2008毒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大家知道了三聚氰胺這個專業名詞。從2007年廈門反PX項目事件,大家初識二甲苯(PX),知道這一種化工產品,而不是XP的錯誤拼寫。

2007年是PX元年。這年6月1日,眾多市民上街“散步”,反對PX項目落地廈門海滄。最終,廈門PX項目遷到了漳州。有人大贊“廈門市民的公共精神”,有人大罵“在中國開了公眾非理性拒絕重化工項目的一個壞頭”。贊也好,彈也好,只要談論“鄰避”運動,廈門反PX項目事件就繞不過去。

在廈門之后,各地反PX項目的事件有:成都(2008年5月與2013年5月),大連(2011年8月),寧波鎮海(2012年10月),昆明(2013年5月)等。同類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有必要探索其發生邏輯。

有一種“理聰”視角說:反PX工廠的事件,緣于“民眾愚昧無知、科學素養低”,再加上媒體為了“博眼球煽風點火”,斷言“沒有謠言就沒有反PX事件”。言下之意只要關于PX的正確知識與信息抵達民眾的大腦,這類群體事件就消失于無形了。這類觀點在“理聰”尤其是“鷹派科普”群體中很流行。更有“理客中”認為這類事件是“民粹主義驅動的環保政治”。

那么,反PX與PX工廠只是科學問題嗎?

科學與產權

從科普的角度看,不妨把近年來PX項目引發的群體事件稱為“事件驅動型科普”。例如某地要建一個PX工廠。因為(覺得)事關切身利益,潛在受影響的當事人及圍觀者,(1)有興趣去接收所有PX與PX工廠的相關信息,這一點有利于科普。

但(2)有甚至下意識的信息遴選,符合其利益訴求的信息會得到強化與傳播最大化,不符合其利益訴求的信息會弱化與忽視,這一點也合乎人性。乍一看,這一點不是客觀誠實的科普。

不過,考慮到其他利益攸關方也既有同樣的人性與信息遴選機制。如果存在(1)一個信息可以自由傳播與競爭的思想市場,及(2)妥當處理社會成本問題的談判交易機制、正當司法程序與公共治理模式,那么,(1)所有的相關信息應向科學上最靠譜的結論收斂,并且(2)解決方案應向各方的合理訴求且社會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收斂。

最理想的狀態應是科學與效率/產權都得到尊重。問題來了:為什么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還是從PX的毒性談起吧。

PX毒性低于食鹽?

苯化學式為C6H6,六個碳組成環形結構。苯環兩個氫被兩個甲基(CH3+)取代后,就是二甲苯。二甲苯半致死劑量在200mg-5000mg之間,屬于中等(Modest)急性毒性。它有三種異構體,其中1,4-二甲苯即對二甲苯(PX),無色液體。

有一種在“理聰”中流行的觀點是:大鼠口服食鹽的半數致死劑量為3000mg/kg,溶解在玉米油里的二甲苯這一數字為35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