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回到經典的歷史敘事
現在的歷史研究越發專門化、碎片化,并力求(社會)科學化,卻常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了解一個人的每塊骨骼的輕重、尺寸,但卻對這個人的外貌、習性、愛好、閱歷等一無所知。這真的是經典的歷史學么?
責任編輯:劉小磊
大一時在閱覽室,我無意中看到了《八月炮火》,翻開第一頁就吸引了我,“1910年5月的一個上午,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出殯,騎著馬在隊伍中前進的有九個帝王,多么宏偉的一個場面!……靈柩離開王宮時,議會塔尖沉悶的鐘聲報時九下,但在歷史的時鐘上則是日薄西山的時刻。舊世界的太陽正在西墜,雖日華燦燦,但已奄奄一息,行將一去不復返了。”與課堂上正在學的枯燥無味的教程相比,這樣的描寫生動形象,一下就吸引了我。本書描寫德國總參謀長史里芬伯爵:“普魯士的軍官有兩類,一是頸粗如牛,一是腰細若蜂,他屬于后者”;“在東普魯士一次通宵野外參謀見習結束后,旭日東升,朝陽下普雷格爾河波光閃耀,景色絢麗,一個副官指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