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樓影院】當人們談論張曼玉時,人們在談論什么
談起張曼玉,如果只談她的美,或者緋聞,甚至電影,用上再多辭藻或贊美,都是辜負。比起美來,她要的是生命的廣度。再多傳奇也抵不過那句“我不想?!崩锏膽┣信c生命力。
張曼玉
如今流行談論初心,像是怕被浮夸社會玷污,社交網絡里常見這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終于到了不苛求婚戀關系必須從一而終的時代,人們卻又對志趣興起初戀情結,這么不甘接受生命的流動,頗叫人無奈。
按這個標準來看,張曼玉肯定不算“得始終”的典范。
她18歲憑港姐出道,彼時臉頰圓潤,頻繁出演毫無心機的少女,被稱贊如一張白紙。中年時瘦成氣質美人的典范,在演遍風情、冷艷、心緒萬端的成熟女性后,卻長期息影,她說不想一生只是演員,會演戲不如會做飯重要。
這樣大喇喇的拋卻初心,自然惹人扼腕,尤其是在2014年草莓音樂節之后,她的暗啞聲線,惹起社交網絡一浪一浪的調侃、戲謔與惋惜。氣質美人脫下長禮服裸著紅唇,抱起吉他玩搖滾的樣子,儼然一個流轉各地下音樂室的滄桑浪子,哪還有《甜蜜蜜》的嬌俏、《新龍門客?!返娘L流、《青蛇》的嫵媚、《花樣年華》的冷艷?大眾同聲共氣:好端端一個美人,何苦來哉?
《花樣年華》
在男權時代,看客們對美人的認識未脫“第二性”附屬地位的視角,從來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