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權重”在歐洲急上升
在德方主動提出的5個中德合作領域中,“絲綢之路經濟帶”、亞投行的建立以及對傳統國際機構的改革客觀上屬于對戰后世界格局進行全局性改革的內容,若成功,必將導致現今美國獨大局面的進一步削弱,讓世界進一步多極化。
責任編輯:曹辛 陳斌
亞投行的“朋友圈”已達51國。
在德方主動提出的5個中德合作領域中,“絲綢之路經濟帶”、亞投行的建立以及對傳統國際機構的改革客觀上屬于對戰后世界格局進行全局性改革的內容,若成功,必將導致現今美國獨大局面的進一步削弱,讓世界進一步多極化。鑒于當前德國在歐洲和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德國的建議很有分量,其反映出來的歐洲未來的發展態勢,很值得注意。
日前,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給南方周末來稿,認為當前“國際秩序面臨著陷入‘無序’的危險”,建議中德聯手,“加強世界秩序”。
柯慕賢大使在文章里說:“2016年中國將擔任20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緊接著德國將于2017年擔任此職。我們應早一點就我們的工作重點進行相互協調,以便利用好這個機緣巧合來加強全球秩序。”
與此同時,在加入亞投行問題上,歐洲大國英、法、德、意與瑞士等國家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爭相加入亞投行。法國外交部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世界還是多極化好!”
歐洲的“全球秩序”,顯然不是當前美國一家獨大的“全球秩序”。歐洲正在聯手中國,構建多極世界。
德國提五個合作領域
柯慕賢在給南方周末的來稿中主動提出了五個中德合作的領域,包括:
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為動力,促進地區的穩定。來稿說:“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