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消化總理報告” 互聯網+環保=?
互聯網和環保產業正以自己的方式擁抱彼此,當“互聯網+”顛覆傳統模式時,公眾亦是受益者。
責任編輯:何海寧
近幾年間,互聯網和環保產業正各以自己的方式擁抱彼此。
互聯網和環保產業正以自己的方式擁抱彼此,當“互聯網+”顛覆傳統模式時,公眾亦是受益者。
2015年3月17日,在給水務企業進行題為“互聯網思維和水務行業的變革”培訓中,楊斌特地增加了“互聯網+”的時髦內容。
半個月前,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互聯網+”一時間風靡全國。
楊斌,這名在污水處理廠大數據里“掘金”的企業家,顯得格外興奮。“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李克強)也進一步將‘互聯網+’提高到戰略高度。”
不僅楊斌,在不少環保業界人士看來,總理發言,是對這一行業特征的“階段性總結”。“我們正在消化總理報告。”百度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經理盧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我們的事情不是從總理說完才做的。”
實際上,近幾年間,互聯網和環保產業正各以自己的方式擁抱彼此。
互相擁抱
“我理解的互聯網+,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和工具,改變傳統產業。”中國環境修復產業聯盟秘書長高勝達說,“對于環境修復行業是新的話題。”
在較為成熟的水行業,“互聯網+”受到的關注更早一些。
“互聯網是虛的,必須和實業結合起來。”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說,在2011年的公司年會上,他就說過要進入“云時代”。
趙笠鈞最新的一款“互聯網+”產品,是要解決他自己的困惑:他在水行業20年,也不清楚自家水龍頭水質如何。他的公司在201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發布了一款凈水器,其中一種TDS(總溶解性固體物質)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