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鄉村醫生的故事 “誰讓給人看病比割稻重要呢!”
這是全國鄉村醫生中的一百零三萬分之五,他們雖然平凡而普通,但他們所做之事關乎中國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
責任編輯:呂宗恕
這是全國鄉村醫生中的一百零三萬分之五,他們雖然平凡而普通,但他們所做之事關乎中國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
鄉村醫生被稱為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有關鄉村醫生群體的命運一直備受關注。2015年3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要綜合考慮鄉村醫生工作的實際情況、服務能力和服務成本,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保障鄉村醫生合理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水平。
若能全面實現這份頂層文件的政策目標,鄉村醫生在“?;?,強基層,建機制”醫改九字方針里或許就能找到那份真正屬于自己的尊嚴。
和鄉村教師一樣,每一位鄉村醫生背后都有鮮為人知的一面。這是最北部的內蒙古包頭、最南邊的云南南華5名鄉村醫生的真實故事。這不是贊歌,但溫暖人心。
付利軍,44歲,從醫21年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青福鎮昌福村付利軍衛生室。
“每天我的心都懸著”
付利軍,44歲,從醫21年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青福鎮昌福村付利軍衛生室
付利軍認為自己得到了姥爺的“真傳”。當“赤腳醫生”的姥爺,從付利軍十幾歲起,就要求他從中醫藥文獻《雷公炮制》上背誦中藥的藥性。從醫后,付利軍曾用《醫宗金鑒》、《傷寒論》等典籍上的古方子為很多村民治好過皮膚病、婦科病等疾病。
相比熟門熟路的中藥,在西醫方面,付利軍顯得稍為小心。
2009年之后他便很少再使用青霉素。那年夏天,發現皮試沒問題后,付利軍給一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女患者滴注青霉素。等到輸液還剩10ml左右的時候,女患者突然感到腰疼。付利軍意識到類似這種情況,患者在輸液過程中有感到不適的,很有可能是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付利軍當即拔掉患者手上的針頭,彼時患者已經有了胸悶、氣短、心慌的感覺。
根據經驗判斷,付利軍給患者皮下注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