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察:7%的秘密
中國經濟放緩,全球經濟承壓。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下,三駕馬車比重生變,央地財政關系也在重建新局。舊常態為何終結,新常態如何重構,博鰲論壇上,來自全球的官員、經濟學家和商人們展開熱議。
責任編輯:王小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丁子荃
2015年3月29日,2015博鰲亞洲論壇兩岸經濟合作新未來分論壇,討論創新與普惠。
中國經濟放緩,全球經濟承壓。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下,三駕馬車比重生變,央地財政關系也在重建新局。舊常態為何終結,新常態如何重構,博鰲論壇上,來自全球的官員、經濟學家和商人們展開熱議。
“新常態”,成為2015年博鰲論壇上最熱的詞之一。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11月首次系統闡述了“新常態”,2015年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他再次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舊常態不可持續,新常態艱難而可期。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中國經濟的放緩勢必對全球其他國家,尤其是澳大利亞、智利、巴西等中國的大宗商品貿易伙伴國也將造成沖擊。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副總裁朱民測算,若中國GDP下降1個百分點,將會影響智利GDP下降約8%,韓國下降約0.5%,“整個世界都要為中國經濟的調整來埋單。”
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公布了7%的2015年GDP增長目標,是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一個重要標志。博鰲論壇上,圍繞著何為新常態,舊常態為何終結,新常態如何重構,來自全球的官員、經濟學家和商人們展開熱議。
新常態新解讀老常態不正常
一年前“新常態”一詞剛出來時,春華資本集團主席、經濟學家胡祖六坦言(當時)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我看來就是低增長吧,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不再是10%”。他同時指出,就算7%的增長率,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所以從全球的角度來說,這個常態沒有什么新的”。
何為“經濟新常態”,官方媒體的描述是經濟“增速換擋、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習近平在博鰲指出,新常態的特征包括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速處于下行通道中。1-2月工業增速僅6.8%,大幅低于市場平均預期的7.6%,延續了2014年四季度的回落趨勢。中國經濟增速會繼續下滑,還是在7%上下企穩?“新常態”下,其潛在增長率究竟是多少?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一直認為,中國經濟還有長達20年的年增長8%的潛力,但在本次博鰲論壇上,他也在擔心經濟增速過低的風險,“中國經濟增速降到6%我就比較擔心了,因為中國有很多的過剩產能,現在這種情況下更擔心就業,以及不良貸款問題,所以要達到7%的增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