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的遺傳密碼
反腐沒有鐵帽子王。近期,“鐵帽子王”成為中國人口中的熱詞。在遙遠的封建時代,貴族曾經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代代相襲,既富且貴。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國外,看看這個階層的興衰,以史為鑒,思考特權階層當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進程。
責任編輯:聶寒非
反腐沒有鐵帽子王。近期,“鐵帽子王”成為中國人口中的熱詞。在遙遠的封建時代,貴族曾經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代代相襲,既富且貴。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國外,看看這個階層的興衰,以史為鑒,思考特權階層當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進程。
在電影《國王的演講》中,當喬治六世終于獨立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演講后,不禁向站在身邊的語言治療師羅格表達了感激之情,后者不失時機地和國王打趣說:“要不然,封我一個爵士吧?”直到今天,擁有上千年歷史的英國貴族制度,仍然在大不列顛子民的心中保留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夠為國家出力并且成為一名“爵士老爺”,顯然還是一件非常體面的事。
它曾“種下了今日西方法制的基因”
一般認為,英國的貴族制度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到了1066年英國步入諾曼底王朝,英國的貴族制度已經逐漸完善。
當時的情況是:國王把土地以采邑的形式賜給貴族,后者則向國王提供勞役和賦稅。每當遇到戰爭,貴族們需出人出錢為國王效力。而作為一種制約,國王每次打大仗或者準備征收較重稅收之前,也必須得到貴族同意才行。
到了13世紀初,出現了意外。國王約翰連年征戰法國,非但不能取勝,反而兵敗失地,他屢敗屢戰,不斷向貴族征收重稅,有時候違反慣例,征稅前根本不和貴族商量,漸漸激起貴族反彈。1215年,25家大貴族率兵攻進倫敦,迫使約翰和他們簽署了一份文件——《大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