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口罩、凈化器,還能吃什么?抗霾食品:這門研究有點冷
“抗霧霾食品”并非民間戲言,美國已開始相關研究多年,而中國的研究則方興未艾。據已有的研究發現,西蘭花苗、魚油等確有作用,但專家認為“不好推薦”,不過企業已按捺不住。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梁綺雅 楊思佳
西蘭花、深海魚油等抗霾的功效,科學界出言謹慎,不敢直言推薦。
“抗霧霾食品”并非民間戲言,美國已開始相關研究多年,而中國的研究則方興未艾。據已有的研究發現,西蘭花苗、魚油等確有作用,但專家認為“不好推薦”,不過企業已按捺不住。
在江蘇啟東的一個小鎮,自2011年10月起,每天傍晚,291個農民志愿者都要去當地的醫生那里喝一杯新鮮的“飲料”。這杯飲料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添加了西蘭花苗。學者期望從中發現西蘭花苗與清除體內空氣污染物之間的關系。
這是在中國一項方興未艾的冷門研究,但說起“抗霧霾食品”,這已幾乎人人知曉。搜索關鍵詞,會出現近360萬個相關結果。有的營養專家會力薦豬紅、五花肉、木耳、青菜等。而最近的一則新聞是,一家北京的礦泉水銷售公司宣傳其產品有抗霧霾功效,被消費者告上公堂。
這似乎是一場全民鬧劇,但實際上,包括美國在內的中外學者,一直將之視為嚴肅的科學研究。
商機催化研究
盡管“抗霾食品”大熱,但全國相關研究極少。啟東農民參與的是一次由中美學者共同開展的隨機臨床試驗,論文刊登于2014年6月的國際期刊《癌癥預防研究》。
“國內尚沒有類似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啟東肝癌防治研究所研究員陳建國說。來自美國環境保護署的佟海燕博士也只看過這一篇來自中國的論文,她用魚油和橄欖油在美國開展了類似的研究。
這類研究,指的是對大氣污染與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的關系及臨床診斷和防護干預產品等的研究。其中,和普通公眾相關的除了戴口罩、用凈化器之外,還包括:吃什么可以抵抗空氣污染帶來的危害。
啟東的試驗的確是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內找到的唯一一個以人群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不過,南方周末記者咨詢了數十位相關專家,啟東肝癌防治研究所的研究無人知曉。
“整體來說,這個方面的討論不多。”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