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低調試喝地溝油喝的是油,吐的是苦水
地溝油公交能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也能減輕大氣污染。只要一半的公交車使用這種新型燃料,上海的地溝油就能完全消化。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楊思佳 梁綺雅
地溝油處理模式對比
地溝油公交能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也能減輕大氣污染。只要一半的公交車使用這種新型燃料,上海的地溝油就能完全消化。
高成本、低收益、沒標準、缺政策已成為其大規模推廣的掣肘。
“你見,或者不見,它就在那里,不增不減;你吃,或者不吃,它就在那里,不稠不稀。”
這是“見與不見體”盛行網絡時,人們對地溝油的吐槽。不過請注意:地溝油要“咸魚翻生”了。
“本車使用的是含有5%-10%地溝油制的生物柴油。”車身廣告告訴你,至少在上海,地溝油沒到碗里去,而是搖身變成了輔助能源,流進了公交車的“肚子”里。從2013年8月啟動試點至今,共有10條線路的104輛公交車用上了這種新型燃料,累計行駛近400萬公里。
“對于地溝油,上海探索采用閉環管理模式,從餐桌到生物柴油實現封閉監管、綜合利用。”2015年4月10日,上海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做客“2015民生訪談”時,如此總結地溝油循環利用的“上海模式”。
地溝油貌似找到了一條“高大上”的新出路。它能走多遠?
“感覺有點撐不住”
“和傳統石化柴油總歸有點區別,感覺車的馬力不夠。”李友照說。他是上海公交123路的駕駛員,從2014年11月起,他的車就用上了地溝油調制的生物柴油。半年過去了,他坦言“用戶體驗”不太好,“車跑不快”。
在上海,受地溝油處置企業的處置工藝所限,地溝油所制的混合柴油質量不夠穩定,距離直接車用還有一定差距,只能按較低的比例摻入石化柴油后使用。目前,104輛公交車中有84輛使用B5生物柴油(5%混配),20輛使用B10生物柴油(10%混配)。
“臺架試驗證明,B5、B10混合燃料對車輛動力性基本沒有影響。”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樓狄明認為,駕駛員的感覺是心理作用。盡管生物柴油的熱值比石化柴油低約10%,但其中豐富的氧元素會讓燃燒更加充分,低的這部分熱值完全能靠燃燒過程彌補,“即便摻比提高到10%,影響也很小”。
樓狄明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