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這是怎么回事?伊朗導演馬克馬爾巴夫的電影生涯

馬克馬爾巴夫拍攝的《坎大哈》,完成于發生“9·11”事件的2001年。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百部劃時代影片”之一。

責任編輯:李曉婷 劉悠翔 實習生 席郁蘭 陸璐

馬克馬爾巴夫在伊朗,最受爭議的作品是2012年的《園丁》。它探討的話題是伊朗的禁忌:巴哈伊教。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馬克馬爾巴夫拍攝的《坎大哈》,完成于發生“9·11”事件的2001年。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百部劃時代影片”之一。

在香港電影節上,他指向席間的一位女記者:“如果你在伊朗,不包頭巾,你會被人打,會被扔進監獄。這就是我為什么要拍電影的原因。”

房門“啪”地關上,年輕的房客被決絕地擋在屋外。盡管他剛剛還推著輪椅,歷盡艱辛把腿腳不便的女房東挪到泰晤士河邊,使她得以觀摩五十年來女王最為聲勢浩大的巡游,但這點殷勤,并不能折合成房租。

伊朗導演莫森·馬克馬爾巴夫的短片《房客》只有20分鐘,2015年3月底亮相香港國際電影節,被英國《電影日報》(Screen Daily)評價為“直接有力,幾近完美”。

這是一個簡短的難民故事。小伙子剛從伊朗逃往英國不久,替盲人做向導,但因為一些奇怪的毛病,比如聽到直升機的聲音便會眩暈、倒地抽搐,他的生意總是不能順利完成,因而生存艱難,不得不被房東驅逐。

導演馬克馬爾巴夫在過去的十部電影里,換過十個國家拍戲。在每個國家,他都能看到睡在馬路邊上的難民,包括他如今定居的英國倫敦。“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世界上現有1500萬難民,其中不乏伊朗人,這是我關注他們的原因。”馬克馬爾巴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房客》是優酷“2015大師微電影”作品之一。“大師微電影”每年邀請四位亞洲電影導演拍攝電影短片,現已到第四屆。除了馬克馬爾巴夫,2015年參與的導演還有蔡明亮、黃建新、嚴浩。

《房客》之外,馬克馬爾巴夫還有一部長片《總統》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展映。這部講述獨裁者落魄故事的電影,被香港人淘氣地譯為《總統大人著草了》(“著草”在粵語中意為“收拾細軟,悄悄潛逃”),透著一種幸災樂禍的喜感。

馬克馬爾巴夫在香港電影節上。 (優酷供圖/圖)

讓盲人去看女王,這是種隱喻

聽到直升機螺旋槳轉動就條件反射地抽搐,這種“關押后遺癥”,源自馬克馬爾巴夫自己的牢獄經驗。

1974年,17歲的德黑蘭南部窮小子馬克馬爾巴夫輟學,加入了一個伊斯蘭激進組織,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試圖推翻巴列維國王政權。

一次刺殺國王的行動里,馬克馬爾巴夫沖向一個警察,妄圖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