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就死的市場經濟
貝爾實驗室早在1930年代就發明了錄音電話??墒菈艛嗝绹娫挊I務的AT&T擔心人們有了錄音電話后會少打電話,下令停止了相關研究,封存了所有資料。結果,美國最后不得不從德國進口磁帶錄音技術!
責任編輯:劉小磊 設計 周一萍 管華 校對 胡曉菲 胡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展示用遺傳算法設計出來的衛星天線
NASA 用遺傳算法設計出來的宇宙飛船天線,復雜的造型可以取得最佳的發射效果
貝爾實驗室早在1930年代就發明了錄音電話??墒菈艛嗝绹娫挊I務的AT&T擔心人們有了錄音電話后會少打電話,下令停止了相關研究,封存了所有資料。這顯然是非常愚蠢的做法。結果,美國最后不得不從德國進口磁帶錄音技術!這個例子說明,大多數人談創新都是葉公好龍,在局面很好的情況下沒人喜歡改變。
我想講兩個關于進化的故事和一個關于壟斷的故事,聽完你可能會發現,一般人對市場經濟的理解是錯的。
孔雀魚
進化生物學家,John Endler。
孔雀魚的故事
進化生物學家John Endler拿南美洲的孔雀魚做過一次特別有意思的實驗。他搞了十個魚池來養這種長度只有兩厘米的小魚,每個池子底部有不同的鵝卵石或者碎石圖案,并在一些池子中放入強弱不一的捕食者。結果僅僅過了14個月,各魚池的情況就變得很不同。在沒有捕食者的魚池中,那些孔雀魚多有漂亮多彩的花紋,而生活在有捕食者的魚池中的孔雀魚,都長得非常平庸,沒什么色彩,身上的紋路也與池塘底部的石頭相一致,顯然是一種保護。
看來寬松的環境有利于文藝青年,長有彩色花紋的雄魚更容易獲得交配機會;而如果連生存都受到威脅,那還是低調點好。
除了速度特別快之外,Endler的實驗與一般生物進化并無區別。我們可以借助這個簡單實驗,體會一下進化的智慧。
魚生育的時候,并不能主動選擇自己的后代長什么樣,遺傳變異完全是隨機的。面對自然選擇,魚與魚之間并非互相廝打著搞“競爭”,而純粹是各自分別和環境對賭,誰賭對了誰就生存和繁衍下去。表面上看,盲目的變異和賭博似乎是一種落后的“生產”方式,但這其實是適應各種復雜多變環境的最佳辦法。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未來會怎么變,你最好還是什么樣的后代都隨便生一點。
關鍵詞是“不知道”。跟一般人的直覺相反,進化其實是沒有方向的,自然選擇并不考慮物種的意見,物種能不能適應純屬偶然。進化看似盲目,卻可能是在復雜世界中找到答案最有效率的辦法。事實上,科學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始用模仿進化的辦法尋找各種問題的答案。這個做法叫做“遺傳算法”。
計算機科學家,Melanie Mitchell。
女科學家的遺傳算法
設想一個有10×10總共一百個格子的棋盤,每個格子代表一個房間,其中一半的房間被隨機選中放了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