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持續經濟驅動力, 海軍發展才能長盛不衰?!?
世界海軍強國的發展歷史,都證明了要有經濟驅動,才有海軍發展的道理。相比陸軍,??哲妼ρb備的依賴性相對更強,裝備技術跟不上,制空權、制海權就會成為空話。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吳非 薛小麗 康寧
1937年8-9月間,日軍飛機頻繁轟炸駐守江陰的中國“平海”、“寧海”等軍艦,這兩艘均由日本技術支持建造。“平海”號赴日裝配武器時中日關系已經十分緊張,有關高炮與高速機槍部分遭日本拒裝,只好透過上海的德國洋行改購克虜伯和博福斯槍炮代替。
世界海軍強國的發展歷史,都證明了要有經濟驅動,才有海軍發展的道理。
相比陸軍,??哲妼ρb備的依賴性相對更強,裝備技術跟不上,制空權、制海權就會成為空話。
史滇生于196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爾后進入部隊,長期在海軍院校從事軍事史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史滇生開始發表文章,研究中國海軍史,探討抗日戰爭中中國海軍規模最大的水面作戰——江陰阻擊戰,是這場戰役比較早的研究者之一。
對于這場被世人普遍遺忘的海戰,史滇生在感佩中國海軍官兵英勇抗敵之決心時,讓他更為在意的是,這場戰爭背后所透露出的中國近代海軍發展的困境必須得到破解,才能實現“強大海軍”之目標。
實事求是地評價江陰阻擊戰
南方周末:這場戰爭中給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史滇生:1980年代以前,許多中國民眾,包括海軍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海軍在江陰曾經進行過這么一場規模巨大的阻擊戰。198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的時候,黨中央指出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之后,我便開始研究中國海軍的抗戰史,海軍江陰阻擊戰自然成為研究的內容之一。
這場戰役最令人感動的,是當時中國軍隊、中華民族不怕犧牲、頑強戰斗的抗日精神。當時中國海軍武器裝備很落后,艦船的防空火力比較差,一般只有一門高射炮,最多有兩三門可以對空射擊,炮彈也不多,剩下的就是機槍。中國空軍也不能掩護和支援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