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何談基礎教育

成功的教育,往往以宗教活動讓學生學會寬容、博愛;以通識教育,讓學生熱愛國家民族,認同核心價值;以社會實踐讓學生學會關心、合作、尊重。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楊昊

成功的教育,往往以宗教活動讓學生學會寬容、博愛;以通識教育,讓學生熱愛國家民族,認同核心價值;以社會實踐讓學生學會關心、合作、尊重。

基礎教育的病源

我曾是優秀的語文教師,武漢市最年輕的中學校長,廣東民辦教育最早的拓荒者,做過幼兒園園長、小學校長、中學校長,區教育局科長、市教育局處長,如今是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局長。三十年獨有的教育經歷,對中國基礎教育應有發言權。

中國基礎教育病源何處?我不認為中國基礎教育是世界最好的基礎教育。教育的本質是精神活動,我們現在最大的病源恰恰在于迷失了本質追求:中小學淪為知識堆積場所,淪為智力累積場所,淪為技能訓練場所?;A教育沒有真正關注和有效培養人的精神、情感、態度、價值觀——就算有人有心關注,卻不知道如何培養,向什么方向培養。

成功的教育,往往以宗教活動讓學生學會寬容、博愛;以通識教育(涵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讓學生熱愛國家民族,認同核心價值;以社會實踐讓學生學會關心、合作、尊重。而中國基礎教育至今未解決好價值觀的建構問題,未解決好人生觀的建立問題,未解決好倫理規范的養成問題,未解決好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問題?;A教育基本缺失了“養心”功能。心無價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