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災總結的政治水平不該低于SARS吧
領導人的態度如此這般,要他們總結教訓無異與狐謀皮。問責要到人,雪災中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是不是也該追查?
剛結束不久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是2008年中國官民經歷的一場重大考驗,總算有驚有險無大難地走過來了?;厥仔膽覒乙饣袒套铍y熬的那幾個日日夜夜,廣州市委市府的負責人和奮戰在春運一線的民警,都心有余悸地說,那種狀況出事是必然的,沒有發生群死群傷之類大事是萬幸。張廣寧市長答記者問時,將當時承受的壓力與五年前他初上任時SARS的壓力相提并論。
這么大一場“勝仗”打完了,自然要總結。表彰烈士、英雄、先進集體和個人是完全應當的。據報道,《抗擊冰雪心系人民新聞攝影展》的鏡頭“讓許多觀眾感到震撼”;“抗災先進事跡報告團首場報告會情動京城,一個軍人的眼淚震撼聽眾心靈”;許多省市推出了“群英譜”,召開了盛大的慶功會……說句不大悅耳的實話,這都是長期以來我們在大災過后的“例牌菜”。不要說打了勝仗,就是打了敗仗,只要沒有全軍覆沒,不也應該表彰、獎賞那些在進攻、堅守、殿后中作出貢獻的官兵嗎?
所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中,用了相當長的篇幅談這次嚴重雨雪冰凍災害,明確提出,“要從這次特大自然災害中,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表彰與自我表彰已有時日,“優越性”之類的經驗也已講過(據《中國新聞周刊》的《鐵道部緣何“獨立”?》一文披露,很可能是雪災改變了鐵道部被并入“大交通部”的命運),我們現在就等著看接下來的總結教訓了??偨Y教訓的道理不用多講,痛定不思痛還會有大痛。
一直在想,五年來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政治文明也該相應地與時俱進吧?2003年春的SARS肆虐,有問責,兩位省部級高官受處分;有反省,全國的衛生防疫體系得以重建和改建,信息公開與發布制度也得到建立,乃至包括物資供應等方面更大范圍的應急反應模式也有了檢討和預案。今次雪災過后,全國上下的反思與對策,難道不應該比SARS過后做得更好嗎?是做得更好,還是不如上次做得好,現在只能說“走著瞧”吧。
總結教訓有互相關聯的兩個層面。一是從全局著眼,看有哪些系統性的漏洞需要修補,是謂亡羊補牢。重在預防,不要總用什么 “百年不遇”、“猝不及防”之類辭令自欺欺人。在這方面,尤其需要集思廣益,多聽各方面的意見。不僅聽專家學者的意見,還要聽無身份無地位的公民的意見?!熬S基百科”的編纂、“華南虎照”的技術辨偽等實踐,證明民間藏龍臥虎,高人并不比專家差。這種反思、總結的前提是,要敢于在公共意見平臺上攤開問題,讓各方人士充分辯論,從而達成共識。
從深層原因講,農民工不能在打工地扎根安家、鐵路建設因投資和管理體制阻礙而建設嚴重滯后,民間自助組織發育遲緩,煤電供應體制沒理順等等,都亟需解決。但解決系統性問題,最重要的是搞好各地、各部門之間的協同,真正做到各負其責,又“全國一盤棋”。如果有了這種大災,只有總理冒死親臨一線才能統籌調度全局,談什么體制機制優越性未免講套話之譏。
第二個層面,是針對具體的行為人包括地方、部門、單位,檢討得失功過,是謂懲前毖后。用一位民警的話說,“不要一好遮百丑”。不問責,不罰過,既不公正,也不能昭示炯誡。
總結教訓首先要端正態度。如果在那里洋洋得意,以功臣自居,比巴頓將軍還傲慢,總結教訓從何說起?國家氣象局的領導人在“兩會”期間回答輿論質疑時,那語調缺乏起碼的謙恭。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你只能做到這樣的預報水平,你不必像廣東省委領導人對李紅霞之死那樣表示“深深歉疚”,但表示力有未逮的遺憾總是應該的吧?卻是那么理直氣壯的神態!鐵道部發言人的回應更是令人瞠目,做了鐵道部職分所在、不能不做的工作,居然驕橫地反問質疑者抗災時在干什么;更高一級的領導則自稱鐵道部的工作可打90分以上。有了這樣的領導人,臨時手忙腳亂地調內燃機車,火車座位重復售票,車次信息不及時發布,乃至出現安徽女大學生冷靜被擠下站臺軋死后,鐵路部門自表揚“蕪湖車務段積極妥善處理旅客傷害事故”……此類現象的出現真是順理成章得很。領導人的態度如此這般,要他們總結教訓無異與狐謀皮。
問責要到人。貴州已處理了一些抗災時玩忽職守的鄉村干部,別處還有沒有這些人的“同類項”?還有沒有比這些芥子官更大的官應當受懲辦?有些規章制度是不是有問題,或者沒能得到執行?那三個被追認為烈士的搶修電線的工人,從電視上看似是農民工,他們上崗前受到起碼的職業培訓嗎?
雪災中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是不是該追查?《北京青年報》2月15日刊載江西讀者來信說,雪災中他們那里的舊電線桿挺立著,農民集資改建農網時豎的新電線桿折斷了近九成,電線桿露出的是8號鐵絲而非規定標準的鋼筋。而據《參考消息》2月26日轉載,貴州凱里市災后重建用的電線桿,已發現有的竟然沒有鋼筋。腐敗不追查,肯定是國無寧日、民無寧日。
諱疾忌醫,是不可能消除隱患的。沒有直面現實的勇氣,專揀好聽的話講、似乎皆大歡喜的事兒做,不具備起碼的政治文明??偨Y雪災教訓要達到超邁SARS之役的水平,無疑要從正視現實的“陰暗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