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務院的新聞也成了“標題黨”?

標題引人,內容無物,“領導那分工也要保密?”什么需要保密?什么能夠公開?

    “國務院領導分工確定開始全面履職”,此則新聞前兩天掛在各大門戶網站的顯要位置。饒有興致地點開,講分工的只有一句,“會議研究確定了國務院領導同志工作分工”,沒有具體說各人的職責。標題引人,內容無物,有“標題黨”風格。難怪有網友質疑:“領導分工也要保密?”——這可能是時常困擾很多中國人的一個問題,什么需要保密?什么能夠公開?
    其實此前,全國大部分省級政府都曾向社會公布了省長副省長的分工情況,至于地市縣區鄉鎮一級的例子更是無數,公布領導分工漸成政務公開的“規定動作”。此次國務院領導分工語焉不詳,應與保密無關。
    就在確定領導分工的同一次會議上,國務院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工作規則》。與三年前的同名文件相比,該規則新增了“推進政務公開”一章。在具體語詞上,兩個文件的差別亦甚大。比如舊版用語是“宜于公開的,應及時報道”,新版相應用語則是“除需要保密的外,應及時公布”,極大地拓展了公布范圍。
    中國的政務公開是從鄉鎮開始,自下而上逐級上推。上述變化,或許可看作政務公開向上推行到國務院層面的一個標志性節點。若能與此同時在建政歷史上首次正式公布國務院領導的分工與職責,會是多么相得益彰之事。
    三十年中國政治的透明化與國企改革類似,最初都是觸及外圍而于核心部分暫時回避;去神秘化有目共睹,但權力決策過程、干部任免內情、官員財產申報等關鍵領域仍需進一步推進。
    中共十七大報告中一句 “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不少人頗為興奮,今次國務院工作規則對透明公開的強調,可看出政治透明化已成上下共識。透明化的重要性,與三個政治學基本命題有關。首先是“人性本惡”的假設,不指望政治運行靠政治家的道德自律,而從人性最自私、欲望最膨脹處著眼進行制度建構與制度防范,如一句有名的話所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因此,權力需要監督與制約。接下來第二個命題就是,異體監督任何時候都優于同體監督,別人監督自己,和自己監督自己,根本上就是兩碼事,要異體監督,先得讓別人看見自己,因此第三個命題是透明化是民主化的前提。
    透明化對政治運行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一位代表坦言,媒體大規模介入兩會報道后,他不敢隨便提一個議案了,“怕被曝光引來全國人民笑話”。另一個雖小卻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地方都建起了辦事辦證的政務大廳,大廳里,絕少見到有工作人員嗑瓜子打毛衣,而那樣的情景曾常常發生在封閉的小辦公室里,人處在私密狀態與處在透明的公共空間,感受到的約束壓力是迥然相異的。
    透明化或許能使很多難題迎刃而解。官員財產申報對于反腐的作用已為全球共識,另如久治不愈的公款吃喝問題,如把官員的賬單、發票定時予以公開,比下多少個通知發多少個評論都管用。
    領導分工顯然不屬于保密范疇。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該不該實行,怎樣去實行,而在于敢不敢去實行。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政治神秘主義,“君權神授”四個字注定了政治神秘化的必然性,而“人民主權”使我們不得不面對透明化這個命題。這一代官員能不能成功轉身,能不能學會在鏡頭下生存、在透明狀態下安身立命,實在關系著中國民主政治的未來。
    而另一方面,透明化公開化不是光靠官員群體就能實現,不是光靠有了上下共識就能抵達,不是光有了法規文件就能變成現實,不是民眾坐等就能獲得。中國還沒有經歷完全成熟的透明化時代,披露哪些,如何公開,政治透明化系統怎樣建立,非發布者所決定,需民眾的聲音,需社會的合力。作為公民,理應把我們想知情想過問的大聲說出來。像一位筆者所尊敬的學者所說,每個公民不斷向政府提出要求,政府就會有前進的可能。因此,和網友在新聞跟帖提出的愿望一樣,這個評論,也是在表達一個公民的心愿,希望能清楚了解受委托管理政府的官員的職責,既知曉與監督他們的所為,也為他們的業績與努力而喝彩。

 

(責任編輯 陳敏 史哲 蔡軍劍  網絡編輯 老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