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病時代真的來了?全國首家網絡醫院半年考
不上醫院,只通過配有攝像頭的電腦網絡看病,你覺得靠譜嗎?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喻琰 黃綺琳
不上醫院,只通過配有攝像頭的電腦網絡看病,你覺得靠譜嗎?
為了降低風險,有醫生會夸大病情,讓患者去醫院診療。而網上看病,也僅限于感冒、痛經和慢性咳嗽等50種常見病、慢性病。
“剛開始時誰都看不準。”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廣東省二醫)工作人員鄒強(化名)說的是股價,也代表了不少醫生最初對網絡醫院前景的看法。2014年12月3日,廣東某公司宣布參股廣東省二醫網絡醫院后,股價從13.75元飆升到52.70元。“很多同事后悔當時沒買”。
彼時,這一全國首家獲衛生計生部門許可的網絡醫院,在經過一個多月試運行后,于2014年10月25日在廣東省二醫正式上線。剛開始,接診醫生對網上看病有所顧忌,一名消化內科博士一個星期才開出兩張處方。
“太草率了,會出大問題的!”面對無需當面診斷的新手法,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醫生說,這種網上診療有風險。而在該院看來,任何改革和創新都是有風險的。運行近半年,網絡醫院已為11492名患者開出了8172張處方。
網上看病靠譜嗎?
在醫院干了十幾年宣傳工作的宋忠雷怎么也沒有想到,廣東省二醫試水網絡醫院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該網絡醫院起源于三年前一個叫健康小屋,兼備社區的衛生監測、預警和應急功能的慢病管理項目。剛開始,這一項目受到不少市民好評,當在廣州各社區建起100家健康小屋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此動力不足,后續維護資金來源困難。”該醫院醫療拓展部主任張勝明說。
“不能老想著要一筆錢。”廣東省二醫院長田軍章介紹,需想辦法找到突破口。2014年7月,廣東省醫改辦主任黃飛建議,大膽探索用互聯網管理社區慢性病人。
2014年9月,張勝明找來本院的中醫師王盛飛,在一個沒有窗的“小黑屋”里通過電腦視頻給病人看病。“另一端找了兩家藥店推薦病人,剛開始還不敢說是看病,說是做健康咨詢。”
一開始不少醫院員工也不知道網絡醫院在做什么。一位老人在廣州一家藥店看了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