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光耀家族控制了新加坡?傳說而已

此前還痛斥李光耀是“現代法家”,新加坡的政治體制是“專制獨裁”,不過才一眨眼的工夫,貝教授就把自己過去說是土雞的東西,改口說成了金鳳凰,新加坡真得是“賢能政治”樣板嗎?

2011年4月27日李光耀在新加坡向支持者致意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法新/圖)

毫無疑問,對新加坡的賢能政治,開始貝淡寧是不喜歡、厭惡的。但后來他再也不提“李光耀家族控制了新加坡的大部分政治和經濟權力”了,反倒認為新加坡的領導層都是“賢能”,“搞得不錯”,值得學習。

為何貝淡寧教授的態度改變如此之大?“知道”(微信號:nz_zhidao)跟你談談新加坡真得是“賢能政治”的樣板嗎?

貝淡寧(Daniel A.Bell)教授這兩年大力鼓吹“賢能政治”,每每舉新加坡為成功的樣板,這讓他的一些老讀者倍感驚詫:就在2012年出版的《城市的精神》(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一書中,貝教授還痛斥李光耀是“現代法家”,新加坡的政治體制是“家長制政權”“專制獨裁”,不過才一眨眼的工夫,貝教授就像變魔術一樣,把自己過去說是土雞的東西,改口說成了金鳳凰,這種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勇氣,的確令人佩服,也讓人有點兒眼暈。

這里冒著“斷章取義”甚至“扭曲”的危險,略作摘錄,間加評點,俾便大家學習參考。

《城市的精神》中的新加坡

據貝淡寧自述,199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決定聘用他,是因為他在牛津大學的博士論文寫的是社群主義,這種思想很合新加坡的胃口。讓他覺得意外的是,新加坡方面負責面試他的不是什么學者,而是該國駐美大使,后者只問了兩個問題,你念大學的時候去古巴干啥了?你是共產黨員嗎?貝淡寧很好奇對方怎么知道自己曾去過古巴,但還是據實回答:不是共產黨員,去古巴是學校組織的熱帶農業之旅。這樣就過關了。

來到學校后,貝淡寧向系里提交了給學生指定的政治理論入門讀物,結果系主任把他叫到辦公室,告訴他要多講一些社群主義,而不是自由主義和女性主義,強調他不應該向一年級學生講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的《論自由》。這一下子引起貝淡寧的反彈,于是他在新加坡成了“不和諧的存在”。三年后,他被解聘了。

除了個人的這段倒霉經歷,究竟貝淡寧在新加坡看到了什么,使他認為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社群主義城邦而痛加撻伐呢?

……一種極端形式的個人主義,比我在任何西方國家遇到的更加個人主義的生活形式,這破壞了國家創造愿意為公共利益作出犧牲的愛國公民的目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