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紅色通緝令的威力有多大?
香港前總華探長呂樂,香港經典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的原型,1973年開始逃亡生涯。直到死的那天,他一直躲在臺灣。呂樂每年必須拿出大量現金,打點臺灣政界和黑道人物,才能得到保護。
4月25日,原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戴學民被緝捕歸案,成為紅色通緝令上百名外逃人員中的首個落網者。這標志著紅色通緝名單正在發揮效力。對于外逃人員而言,這不啻為晴天霹靂。
那么,這份紅色通緝令的威力有多大?能不能把名單上的這100人全部緝拿歸案“一個都不能少地”抓回來呢?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為你解密紅色通緝令。
4月22日,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100名涉嫌犯罪外逃的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僅僅3天之后,4月25日上午11時,在中國公安部指揮下,上海、江蘇、安徽等省市追逃辦和公安、檢察機關密切配合,將公開曝光的百名逃犯之一戴學民緝捕歸案,這是公布百名外逃人員后的首個落網者人員。
戴學民的歸案,標志著紅色通緝名單正在發揮效力。對于在逃人員而言,這不啻為晴天霹靂。那么,這份紅色通緝令的威力有多大?能不能把名單上的這100人全部緝拿歸案“一個都不能少地”抓回來呢?
他們是怎么逃出去的
確定嫌疑人是如何逃離的,是追逃過程中關鍵的一步。外逃官員是像翻越柏林墻的那些人一樣,用各種神奇手段偷渡出境的嗎?
事實遠非那么奇特,大部分外逃者都是通過正常渠道,大搖大擺從海關出境。邊境管理的不嚴密,給外逃者足夠的漏洞可鉆。未掌握足夠證據時,紀檢人員只能約談涉案人員了解情況。約談不是強制性措施,紀檢人員無權限制其人身自由,正是出逃的最好時機,不少官員都在被約談時忽然失蹤。
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都有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一旦有人被調查,就可能導致其他涉案官員外逃。例如,在這份百人名單中有著“第一女貪官”之稱的楊秀珠,在其胞弟楊光榮被調查后,帶女兒女婿等家人集體出逃,以新加坡為跳板逃到了荷蘭。
直接前往美加的涉案人員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外逃者以香港為跳板,這就是為何在這份百人名單中廣東省高達15人的原因。選擇香港除了交通便利之外,其政治地位特殊也很關鍵。
我國公務員因私出國需要提前申報,高級別官員甚至不能藏有因私護照,但是香港澳門的性質是出境不是出國,辦理港澳通行證相對簡單??鐕油鲇米约旱淖C件行不通,所以這些外逃者往往會事先購買外國護照,但是這種護照沒有入境記錄也無法直接出境。
持有外國護照理論上就是外國人,要入境就得辦理中國簽證,但是程序非常復雜而且審核嚴格,涉案人員因此很難用非法取得的外國護照闖關。由于香港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有免簽證協議,購買護照之后,只需在香港入境,即可獲得“完美”的出入境記錄。外逃時,嫌犯先使用港澳通行證到香港,然后用非法取得的外國護照前往第三國,這已經是現階段最為流行的外逃方式。
除了香港之外,新加坡也是熱門跳板。除了此前提到的楊秀珠,百人名單中的閆永明也經新加坡逃亡到新西蘭。由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