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清算市場放開銀行卡背后的隱秘大變局

一紙文件,吹響了國內國際巨頭角逐千億市場的號角。對銀行卡消費者來說,更多的選擇可能帶來更好的服務;而腹背受敵的銀聯,面對的是60年未有之變局的開始。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陳遠林

2015年4月22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這意味著,從2015年6月1日起,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正式放開。 (CFP/圖)

一紙文件,吹響了國內國際巨頭角逐千億市場的號角。對銀行卡消費者來說,更多的選擇可能帶來更好的服務;而腹背受敵的銀聯,面對的是60年未有之變局的開始。

國內清算市場放開了。換句話說,將來即使不出國門,你也有可能拿著VISA卡或者萬事達卡在任何POS機上使用,說不定還會有一張支付寶發行的卡。

2015年4月2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進一步放開國內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企業法人包括境外機構均可申請“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該《決定》將于6月1日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從事銀行清算業務的銀聯,將徹底告別12年來在中國市場獨自稱雄的現狀。

“并不意外。”從事銀行卡相關工作十多年的董崢說。實際上,2014年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作出決定,進一步放開和規范銀行卡清算市場。

在《決定》出臺當晚,國外卡組織VISA就回應,“對該決定充滿期待,希望相關規定將允許更多的參與者來參與國內支付市場的建設與發展”;第二天,萬事達卡中國區總裁常青也說,“一定會申請牌照”。對于“等待了28年”的萬事達來說,這一天,“終于等到了”。

客戶就有選擇了

“誰的價格便宜、服務好,這個時候客戶就有選擇了。”

“最早發新牌照可能要一兩年時間。”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預計。新申請的機構將經歷從申報到籌備,再申報開業再批牌照的一個過程,“并不是簡單地發個牌照”。

目前國際清算市場上的大機構,有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日本JBC和中國銀聯。

清算機構在國內目前只有一家,即中國銀聯。一直以來,它并不直接和消費者打照面,但是消費者和商家在線下以及網上的部分交易清算都得走銀聯通道。ATM機跨行取款背后,銀行間的清算亦由銀聯完成。

清算市場放開,對消費者意味著更多選擇,甚至更多實惠。

“廠商多了,自然產品多了。”董崢說,“如果銀行卡就是手機,銀行就是手機制造商,銀聯、萬事達等卡組織就是移動、聯通等運營商。”這樣,客戶辦了銀行卡,就相當于買了手機后,選擇用誰的網絡、誰的服務。“誰的價格便宜、服務好,客戶就有選擇了。”

“可能會有一些積分,比如用銀聯卡,可能給你更高的積分或者一些折扣,就看卡組織誰的服務更好。”一位接近銀聯的人士說。

但董崢對于市場放開能帶給消費者多少實惠,“并不看好”。他說:“目前市場價格比較亂,拼得起拼不起價格,這個比較值得懷疑。”

銀行的選擇也多了。“沒放開時,銀行沒有任何選擇,在國內只能發銀聯的卡。”郭田勇說。但一位常年在銀行系統工作的人說,“實際上,對于銀行整體影響不大,無非是多發一種卡。”

對于國內從事支付行業的270家第三方機構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清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