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政府信息公開邁向3.0時代?
傳統的政務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1.0版,很隨意,沒有制度約束,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開啟了2.0版。所謂 3.0版就是要把過去被動的信息公開制度向上游和下游延伸,讓公眾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
責任編輯:蔣昕捷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楊思佳 梁綺雅
從左起,自上而下,分別是周漢華、宋華琳、鐘凱、許伏新、繆寶迎、楚學友和洪廣玉。
周漢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專家建議稿)》起草者
宋華琳 南開大學法學院 教授
鐘 凱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 副研究員
許伏新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辦公室主任
繆寶迎 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副局長
楚學友 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公共事務部 資深總監
洪廣玉 北京科技報 記者
傳統的政務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1.0版,很隨意,沒有制度約束,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開啟了2.0版。所謂 3.0版就是要把過去被動的信息公開制度向上游和下游延伸,讓公眾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
2015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對多個領域信息公開提出細化要求。其中特別強調要做好食品藥品重大監管政策信息、產生重大影響的食品藥品典型案件,以及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藥品監督抽驗信息公開工作。
但食品藥品安全的信息公開并不容易。2015年3月12日,《南方周末》刊發了針對31省會城市食藥監局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調查,結果有10個省會城市拒絕公開相關信息。
2015年4月18日,南方周末舉辦的第七期健言沙龍在北京召開,“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已經成為共同的“價值觀”,但信息該怎樣公開仍是亟待解決的“方法論”。
“信息公開的門還沒有進”
南方周末:在各位的領域內,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現狀如何?
鐘凱:對于信息公開,政府應該做到“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但現實情況是主動公開的比例比較低,職業打假人最喜歡利用“依申請公開”這一條。但如果政府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